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中美關係發展續呈積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03 09:43:08  


  中評社香港3月3日電/二月二十六日,美國國務卿賴斯訪問了中國,接着,二十八和二十九日,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在上海舉行,這兩次外交和軍事接觸,成為觀察中美關係最新發展的風向標。澳門的澳門日報今日刊登社論說,賴斯在訪問中與中國領導人達成某些重要共識,中美兩軍簽訂了具有實質性的通訊協議,展現出中美關係走向續呈積極。 

  賴斯的來訪,台灣問題、達爾富爾與奧運會問題是主要的關注點。胡錦濤主席在與賴斯會談時,要求美方妥善處理彼此重大利益關切的問題,特別是慎重處理台灣問題,堅決遏制“台獨”分裂勢力的冒險行徑,維護台海及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確保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賴斯回應時明確表示,美方在台灣當局推動的“入聯公投”問題上多次表明立場,認為“入聯公投”不應舉行。 

  社論指出,當前,陳水扁和民進黨當局,利用台灣選舉的機會,執意舉辦“入聯公投”,嚴重危害台海和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美國務卿賴斯公開表明反對台灣當局舉辦“入聯公投”、反對“台獨”和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對遏阻陳水扁的“台獨”分裂活動、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有重要現實意義。

  在賴斯訪華之前,發生了美國著名導演史提芬史匹堡宣稱“辭去北京奧運會藝術顧問職務”、炒作達爾富爾問題干擾北京奧運會事件,一時間備受各方關注。在這件事上,美國官方的反應是令人稱許的。布什及時表態反對將北京奧運會政治化,並明確表示他將會出席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賴斯在北京與中國外長楊潔篪會談時,重申了布什的立場,還說布什總統及其家人都期待出席奧運會開幕式。賴斯還讚賞中國越來越開放,在達爾富爾等問題上發揮作用。賴斯的說法有力批駁了那些借達爾富爾問題攻擊中國的讕言,有助中國化解來自西方內部某些消極影響。

  社論指出,在美國國會內,仍有部分議員死抱着舊有思維,不時尋找機會干涉中國內政,在人權等問題上向中國施加壓力,以致總統有時也不得不作些敷衍的行動。布什在二十八日表示,他在出席北京奧運會期間,將會私下向中國領導人提出對中國人權問題的擔憂。而楊潔篪在同賴斯會談時,已認真地回答了美方的要求,強調中國人民享有廣泛的人權和宗教信仰的自由,中國願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不干涉內政的基礎上,同美國和其他國家進行人權領域的交流。楊、賴在會談時就此達成了共識,相信亦有助於紓解布什的壓力。

  近年,中美軍方高層互訪漸趨頻密,去年以來,就有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和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基廷先後訪問中國,雙方同意加強軍事交流,增進互信,擴大合作,進一步提升中美兩軍關係水平。這次由中國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錢利華少將和美國助理國防部長幫辦謝偉森共同主持的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就台灣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意見。 

  中方特別要求美方切實防範台灣的陳水扁當局鋌而走險,製造重大“台獨”事變。也獲得美國軍方的積極回應。會後,雙方正式簽署了《中國國防部和美國國防部關於建立直通保密電話通信線路的協定》,這個協定就是落實去年十一月蓋茨訪華時達成的協議的,是中美軍事關係改善發展的最新例證。 

  建立直通保密電話通信線路,中美經歷了好幾個月的談判,建線目的是為了解決緊急事態、危機和需要立即溝通的重要問題。有了這條線路,等於中美間有了“安全線”,可帶來更多的互信,這對維護世界、尤其是東亞安全有正面的意義。當然,一條“安全線”並不足夠,中美建立全面的軍事互信關係,才足以保證兩國軍事安全。 

  至今,美國一方面承諾遵守一個中國的立場,一方面繼續向台灣提供先進武器;此外,美在軍事透明度上一再對中國施壓,致力阻遏中國國防現代化,甚至試圖鼓動周邊國家聯手軍事圍堵中國,美防長蓋茨新近訪問亞太、美與印度商討導彈防禦系統的合作,都有針對中國的戰略意圖,不利於增強中美互信。社論指出,這顯示,中美關係的改善與發展,仍將不會一帆風順,還要克服許多困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