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黃創夏:搶功,馬英九的新“藍色憂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03 02:37:44  


 
  還有許多泛藍人士,急切地“主動請櫻”,想要幫馬英九“代言”,或是“請命”,自稱可在某鄉某鎮“建立灘頭堡”;或是某某前朝高階行政文官,“打包票”哪個專業領域的“人脈”,他最熟……。

  馬英九當然不好拒絕各方“好意”,但馬蕭陣營也怕,“失控”怎麼辦?倒底選舉是兩面刃,操作過頭,會有反作用力,反而讓謝長廷得利。另一方面,各種揣測也應運而生,哪個人“功勞”最大,應該會得到哪個位置、哪個人和馬英九“淵源”最深,應該會得到哪種封賞。

  歪風若開,競選的最後階段,要是讓選民感受到是“分贓”,或“還沒得天下,就想分天下”惡感,對選情勢必造成傷害。

  面對此險惡的新“藍色憂鬱”,馬蕭陣營因此發明一種“稀釋法”因應,既然那麼多人想“代言”,就設立幾十個“發言人”吧;各地豪傑“主動請歸”獻上“投名狀”,就廣設“執行總幹事”吧。

  奇景產生了,馬英九有二十幾個“發言人”,近三十個的“執行總幹事”,個個官位都很大,好像也都沒什麼實權。事實上,馬蕭陣營怕的是,要是哪個“發言人”太突出,就會產生“未來新聞局長”的揣測;哪個“執行總幹事”太搶眼,“預定內政部長”的傳言,必定不徑而走。

  這種“稀釋”邏輯在馬蕭陣營並不稀奇,半年多前,只有“惟一”的“榮譽黨主席”連戰情勢下,“連爺爺”一開口,馬蕭總部絕對會大地震,事實上,2007年10月,“工作報告”的“92共識”事件,就讓馬英九灰頭土臉了好一陣。所以,國民黨內因此曾經一度傳出“迎回”宋楚瑜,也當“榮譽黨主席”的計劃。事實上,包含王金平、還有一些黨國元老,都曾被國民黨內私下討論是否都堪稱“威望卓著”,設個“榮譽黨主席團”更佳。

  當“八大公、九大老”個個都是“榮譽黨主席”,就好像當年李登輝與連戰,一設就是四個、六個“副主席”般,影響力“分享”原則下,個個都被“稀釋”了,也沒有哪個人能因此特別突出。

  此招果然奏效,當“發言人”與“執行總幹事”滿街走之下,個個有希望,人人沒把握,“順風車”上擠滿人,但誰也不知道,最後誰能被馬英九請上“貴賓座”?另一種“憂鬱”正讓許許多多有心“從龍”泛藍之士,忐忑不安吶!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