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西方炮製抺黑北京奧運十大流言 逐一駁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29 13:26:57  


背後的橫幅上寫著“迎接奧運,接受挑戰”。1月7日,在北京一家職業培訓學校,禮儀老師正在給一班女生講授儀態禮節。
  中評社香港2月29日電/美國導演斯皮爾伯格日前自稱辭去北京奧運藝術顧問職務,掀起西方社會抵制北京奧運的聲浪。中國官方與媒體始終懷疑,這是西方媒體與人權團體,有計劃的將北京奧運與國際政治問題挂勾的陰謀,近來攸關北京奧運的“十大流言”,都可以看到西方媒體刻意操作的意圖。

  最新一期《環球》雜誌報道,西方某些勢力對中國的偏見和臆想,近日再次爆發,在斯皮爾伯格辭職前,西方輿論即常出現“奧運特供豬”、“奧運天氣”、“後奧運經濟蕭條”、“聖經不得帶進北京”、“勸返百萬農民工離開”、“強迫百萬人搬遷”、“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等流言,並借機對主辦城市進行歪曲形象的攻擊。

  流言一:奧運禮儀小姐選拔被指注重外貌歧視勞動者

  2007年6月開始進行的奧運會禮儀小姐選拔,吸引了海內外媒體、民衆的廣泛關注,這其中充斥著許多對選舉形式、選舉內容和要求的質疑甚至批評。

  2007年11月21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在一篇報道中寫道:“明年的北京奧運需要數百名年輕婦女擔任頒獎司儀,但奧運策劃者們表示,只有那些個子高、美麗、身材好的女子才合適。”“中國招聘廣告頻頻提出身高、年齡要求,是對《勞動法》中有關禁止歧視的條款‘執行不力’”。

  還有媒體在報道上海選拔奧運禮儀小姐的標准時,認爲其幾近規格化、標准化,說“這樣選出的美女不都全成一個樣了!”

  但提出所謂“美麗標准歧視”觀點的媒體似乎眼球只盯著北京,其實世界各地大大小小各類體育盛事,素來都十分注重服務者的形象。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身著民族服飾的希臘禮儀小姐們以其古典優雅的形象,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在球員技巧已經十分炫目精彩的NBA賽場,充滿魅力又極具活力的美女啦啦隊也不可或缺,名氣絲毫不弱于那些明星球員。

  而稍稍研究一下上海市公布的奧運禮儀小姐選舉標准就不難看出,條件幷不是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苛刻:

  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較强的奉獻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能够講大局、守紀律、吃苦耐勞——奧運禮儀小姐的正式稱呼是奧運禮儀專業志願者,她們將無償爲奧運服務;女性,出生日期在1983年7月1日至1990年6月30日之間,身高1.68到1.78米之間,容貌姣好、五官端正,身材高挑,挺拔勻稱,舉止端莊,具有親和力。

  流言二:斯皮爾伯格的“辭職” 誰在表演政治馬戲

  一排排西方政治的探照燈又開始聚焦北京。所謂人權、西藏問題等慣性及硬性壓力尚未消退,又以達爾富爾問題挑起責任外交的議題。新春伊始,西方某些勢力對中國的偏見和臆想,出現了一次爆發,“奧運政治化”,一時間甚囂塵上。

  2008年2月12日,農曆正月初六。這一天,春節長假還未結束,許多市民仍沉浸在節日的歡愉之中,可對于北京奧組委和中國駐外使館來說,這個平常的星期二,他們還要謹慎應對一條與北京奧運有關的不平常的消息:

  片酬7500萬美元的好萊塢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突然决定,“辭去”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藝術顧問的職務。原因,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中國在蘇丹達爾富爾問題上沒有做出足够的努力,“良知”使他無法繼續指導奧運開幕式和閉幕式的大型表演。

  隨即,一個在紐約注册的人權組織“達爾富爾奧運夢”,在其網站上發表“緊急聲明”,稱斯皮爾伯格“向中國發出了正確訊息”。

  與此遙相呼應,華盛頓的非政府組織“拯救達爾富爾聯盟”向中國駐聯合國辦事處遞交了一封公開信,要求中國政府向蘇丹施壓。

  斯皮爾伯格的“辭職”,本來可以被理解爲“個人”行爲,然而,各種錯綜複雜的消息同時交織在一起,似乎讓人覺得事情幷非如此簡單。

  各種消息匯集起來,總會反複涉及一個名字,好萊塢女演員米亞·法羅。

  2007年5月,一個名爲“達爾富爾奧運夢”的組織在美國紐約成立,主張通過奧運向中國施壓。在該組織的顧問委員會成員名單中,米亞·法羅排名第三。而在“拯救達爾富爾聯盟”公開信的聯合署名中,此人同樣有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專題: 2008年第29届(北京)奧運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