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年輕選民想看到的是改變 民進黨選票大量流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27 09:34:12  


 
  “現在的年輕人,一般上應該說他們普遍對選舉都不太在乎。這次也因為沒有比較‘明星級’的候選人,2000年的阿扁(陳水扁)明顯比較具有年輕人的吸引力。馬英九不像奧巴馬(美國民主黨總統初選候選人),演講讓你覺得很有活力,而且參選党主席以及捲入特別費案爭議之後,也已經失去純潔的明星光環。謝長廷 很能辯論,但他也不算是那種很有魅力的政治人物。”

  民進黨“立委”選舉大敗後 民調:青年選票大量流失

  據台灣媒體報導,民進黨在“立委”選舉大敗後所進行的的民調顯示,民進黨20歲到40歲選票大量流失,其中在20歲至30歲的年輕人政黨支持度方面,民進黨尤其落後國民黨。

  如果以“立委”選舉的政黨票得票率作為基礎,兩位“總統”候選人謝長廷和馬英九分別代表的民進黨和國民黨相差約15個百分點。票數可觀的青年選票看來將是謝長廷逆境突圍、扭轉頹勢的重要關鍵,例如大約128萬新生選民就可影響超過7%的選票流向。

  然而更根本的癥結可能在於整體的投票率。選研中心主任游清鑫說:“‘總統’大選投票率向來比‘立委’選舉高,一般都接近八成,哪一個政黨將從更高的得票率中受益,關鍵在於選票增加的部分,票源從何而來。”

  過去三屆的台灣“總統”大選投票率分別是76.04%、82.69%及80.28%,上個月舉行的“立委”選舉投票率僅有58.57%。

  遊清鑫指出:“也許選票將從年輕人那裏得到。研究顯示,投票率增加和年輕世代投票有很大的關係,他們在2000年和2004年選擇了民進黨,尤其是在 2000年。比較1996年,我們發現有150萬的新選民參與‘總統’選舉,而其中可能有65%到70%的新世代選民投選了民進黨。可是到了2004年,我們 發現投票率降低了,而主要的原因是年輕選民缺席。

  他強調:“因此年輕人是否會投票,而如果投票,他們將選擇哪一個候選人將是重點。今天的年輕世 代和2000年的年輕世代是不同的。我們發現兩黨到了2005年、2006年,在年輕選票上勢均力敵。這裏可以有兩個解釋:第一,年輕人對政治感到厭倦, 因此他們退出政治場域,平等看待兩個政黨。第二,國民黨確實有所進步,吸引年輕世代支持。也許這兩個因素同時在發生作用。”

  目前台灣年輕人普遍面對工作不穩定、薪資成長緩慢、物價飛漲,生活壓力大,也看不到未來前景的困擾。儘管他們比較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但在統獨課題上態度務實,大多持“維持現狀”的主張。謝馬對決,不敢忽視青年選票,提出的青年政策重視的都是青年發展和福利,期待引起共鳴。

  為了加強搶食青年選票力度,謝長廷在“立委”選後找來流行文化和網路世界的年輕代表性人物領導青年競選活動,全力衝刺青年選票,並成立“台灣青年逆轉本部”,“將一黨獨大的情勢,逆轉成為制衡局勢”,也要逆轉年輕人“對政治與社會的失望、疏離與認知”,效果如何有待檢驗。

  進入競選的最後階段,謝馬爭奪年輕選民關愛眼神的動作勢必日益白熱化。嚴震生說:“我想年輕選民想要看到的是改變”。

  無論誰當選“總統”,相信這是台灣青年對未來“總統”最起碼的要求。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