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發動戰爭、擊毀衛星 美國誠信面臨空前危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26 10:01:43  


  中評社香港2月26日電/文匯報今天刊登時事評論員黃海振的文章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經濟發展快速。隨著經濟實力的迅速膨脹,對軍事的投入持續增加,向外擴張一發不可收拾,已經成為駐軍外國最多的國家,在國際上被稱為“超級警察”。從打朝鮮、攻越南,到近年出兵進攻伊拉克、阿富汗;從所謂“導彈防禦系統”,到近期的導彈擊毀衛星試驗;從策動古巴政變,到支持許多國家的反對派勢力;美國經常指責某國控制貨幣價格,而自己又任由美元無限貶值;美國的所做所為,令世界各國對美國的誠信越來越表示懷疑。 

  文章表示,筆者近期廣泛接觸了美國的科技、教育、貿易、金融和企業界的朋友,所見所聞,強烈感覺到,美國的軍事擴張在傷害許多國家的同時,也使其自己陷入了國際和內部的誠信危機。持續的對外擴張、特別是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爭,使美國的國內外矛盾空前加劇;龐大的軍費開支令其財政危機四伏,國債高企,前景令人擔憂;美國的形象已經陷入二戰以來的谷底,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明顯不如往時。現在,俄羅斯反對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日本人為美國兵強姦女學生而恨之入骨,第三世界國家則對美國和美元的誠信存在特別的戒心…… 

  導彈防禦變導彈進攻 

  前蘇聯曾經在古巴佈置導彈,引起美國的嚴重不安,幾經談判,蘇聯最後撤出在古巴佈置的導彈,美國才鬆了一口氣。近年,美國投入相當大的功夫在全球佈置所謂“導彈防禦系統”,同樣引發世界多個國家的不安和高度關注。一個國家如果將水雷佈置在自己的海域是防禦,但如果掛在別國的海域,就別作他論了。同樣,“導彈防禦”在自己的國界內佈設,無可非議,但如果將“導彈防禦”建在其它國的家門口,“導彈防禦”就變成“導彈進攻”。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遍佈全世界,使人們不得不對其“防禦”動機表示懷疑。 

  由於伊拉克戰爭的認受性備受質疑,導致美國與世界許多國家的矛盾加劇緊張。在聯合國安理會中,法國、俄羅斯和中國都主張以外交談判的方式解決國際間的爭端,美英對伊出兵當然不會得到法、俄和中國的支持。伊戰發生後,美俄之間的矛盾更趨公開化。俄羅斯近期不顧美國的反對,將先進導彈賣給伊朗;普京在關鍵時刻對伊朗的訪問都顯示了俄羅斯對美國的極不信任。 

  伊戰令美內外交困 

  文章質疑,美國進攻伊拉克的理由是因為“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但結果又未能發現伊拉克擁有任何大殺傷力武器,“擁有大殺傷力武器”成為世界戰爭史上最蹩腳的開戰借口,美國對伊戰爭的動機自然受到質疑。伊戰不但讓布什政府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支持美國進軍伊拉克戰爭的英國首相貝理雅也因此下台,美國的另一位盟友澳洲總理霍華德,也因為派兵支持美國進攻伊拉克而落選。 

  伊戰導致美國與世界許多國家發生矛盾的同時,美國國內矛盾也發生前所未有的激烈變化。伊戰使經濟惡化,導致國民怨聲載道;戰爭死人,激發更深層次的社會分化。伊戰以來,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的分歧也日益加劇。戈爾在世界氣候會議上,對美國政府的批評和指責,讓人感覺到伊戰已經令美國內部社會嚴重撕裂。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關於伊戰和由於伊戰引發的諸多分歧和爭論,仍然未有結束的跡象。伊戰不結束,爭論也不會就此罷休。布什在一次講話中也不得不表示,對於伊拉克的局勢,“美國人無法接受,我當然也難以接受”。 

  美國市民也抗議政府 

  文章說,筆者在美國華盛頓國會山前看到,憤怒的美國市民高舉“停止伊拉克戰爭”、“從伊拉克撤軍”等反戰標語抗議政府進行不義戰爭。在戰爭中死亡的美國士兵母親還組織了反戰母親示威團抗議布什政府。在美國內部反戰聲此起彼伏的同時,全世界有超過六十個國家的幾千萬人進行過示威,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 

  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虐待俘虜的無人道行徑,使人回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將伊拉克俘虜剝光衣服像狗隻般牽帶、進行各種侮辱的照片曝光後,在全世界,特別是在伊斯蘭國家引起極大的反響,進一步激發伊斯蘭國家對美國的仇恨。美國為了伊拉克人的安全、自由和建立民主伊拉克的口號也成了現代笑話。同樣,美國對世界各地的人權指責也被畫上更大的問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