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資深媒體人:馬英九至少贏謝長廷一百萬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25 21:10:35  


  中評社香港2月25日電/資深媒體人黃清龍今天在中時部落格發表文章說,下題時本來想寫“馬英九、謝長廷 誰能贏得大選?”繼而一想;這算什麼預測呢?全世界的人都已經知道的答案﹐還有什麼好猜的?所以就改成現在這個標題:馬英九至少贏謝長廷一百萬票!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言歸正傳。
 
  距離“總統”大選只剩廿幾天﹐到目前為止﹐我所接觸過的國內外專家﹐包括華府的美國學者以及來自台灣的政治學教授﹐還沒聽到有人說“馬英九可能會輸“、或者“謝長廷可能會贏”這類的話。有些態度比較保守的專家會這樣說;“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馬英九應該可以贏得大選”﹐但也從沒有人說“如果沒有XX的話﹐謝長廷將會贏得大選”。
 
  專家的話當然未必可信﹐不過﹐我個人認為﹐這次選舉其實勝負已定﹐馬英九必然當選“總統”。不但當選﹐還會贏過謝長廷一百萬票以上。以下說明我的理由。
 
  自1996年以來﹐台灣舉行過三次“總統”民選﹐今年是第四次。過去三次大選中﹐國民黨從無一次是整合成功的﹐其中有兩次都是在選票分散的情形下敗北。但這次國民黨是真正完成了整合﹐這才是真正影響選舉結果的重大轉變﹐2008大選因此可以﹁未選先判”。
 
  我們不妨回顧一下過去三次大選的情形。1996年﹐國民黨提名李登輝/連戰﹐民進黨推出彭明敏/謝長廷﹐國民黨內另跑出林洋港/郝柏村以及陳履安/王清峰兩組候選人。選舉結果﹐李連配54%﹐彭謝配21.13%﹐林郝配14.9%﹐陳王配9.98%。其中李連、林郝、陳王都有國民黨淵源﹐三組人的得票率加總起來高達78.87%﹐但這是因為李登輝拿走不少民進黨選票的關係﹐並不代表國民黨有這麼高的支持率。
 
  有多少民進黨支持者“棄彭投李”﹐很難精確估算。不過如參考1994年的省市長選舉結果﹐估計至少在十五個百分點以上。1994年省長選舉﹐國民黨宋楚瑜加新黨朱高正合計獲得60.5%﹐民進黨陳定南38.72%。台北市長選舉﹐國民黨黃大洲加新黨趙少康合計得到56%﹐民進黨陳水扁43.67%。高雄市長選舉﹐國民黨吳敦義加新黨湯阿根合計得到57.4%﹐民進黨張俊雄39.29%。所以合理推算﹐民進黨的基本票源在40%左右﹐國民黨約為60%。以這種選票結構﹐96年如果民進黨支持者不跑票﹐而把選票通通投給彭明敏﹐李登輝還未必能夠當選。
 
  2000年﹐國民黨提名連戰/蕭萬長﹐民進黨推出陳水扁/呂秀蓮﹐另有宋楚瑜脫離國民黨搭配張昭雄參選。選舉結果﹐陳呂配39.3%﹐宋張配36.84%﹐連蕭配23.19%﹐陳呂配以相對多數當選。但合計宋張配和連蕭配的得票﹐國民黨整體票源仍然維持在60%左右。
 
  2004年民進黨再度提名陳呂配﹐國民黨則與親民黨合盟共推連宋配。選舉結果﹐陳呂配50.11%﹐連宋配49.89%﹐連宋配以些微差距落敗。這次選舉表面上國民黨完成整合﹐實際上還是分裂的﹐就是李登輝所影響的國民黨本土選票﹐透過台聯黨轉而支持民進黨陳呂配。以台聯黨在2004年“立委”選舉7.79%的得票率估算﹐再打點折扣﹐李登輝至少挹注了五個百分點約60~70萬張選票給陳水扁。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李登輝挖走國民黨本土票這個因素﹐雙方選票一加一減之後﹐連宋配不但會贏﹐還能以55比45打敗陳呂配。
 
  2008年大選﹐國民黨推出的馬蕭配得到親民黨、新黨的全力支持﹐台聯黨則因“立委”選舉與民進黨結下樑子﹐迄今李登輝不但不願公開支持謝長廷﹐還藉著呼籲公投與大選脫勾﹐間接表態支持馬蕭配。可以說﹐這是國民黨第一次在“總統”大選完全整合成功﹐選舉的基本態勢因此確定﹐國民黨先已有了55比45的領先優勢。
 
  您可能會問:如果選前發生重大議題〔所謂的奧步〕﹐難道不會影響選舉結果?答案是可能會也可能不會﹐端看以下兩種情況而定。其一、這個議題有多重大?就筆者過去處理選舉新聞的經驗﹐絕大部份的選舉議題或政治口水﹐對選舉結果都影響甚微﹐甚至可說毫無影響﹐因為雙方你來我往﹐到最後都給抵消了。辯論會也是一樣﹐辦再多場影響都很有限。印象中只有興票案和319槍擊案﹐可以算是重大議題。但這兩個事件之所以能夠影響選舉結果﹐主要是候選人的差距十分接近﹐二、三個百分點就足以讓選舉結果翻盤。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