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張智新:科索沃獨立 台獨若輕舉妄動會滅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21 11:19:17  


  中評社香港2月21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刊登中國首都經貿大學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張智新的文章說,科索沃2月17日正式宣佈獨立建國,台灣陳水扁當局在第一時間致電祝賀,島內分裂勢力也歡欣鼓舞。在“台獨”勢力看來,科索沃獨立似乎吹響了新一輪國際分離主義浪潮的號角,事實果真如此嗎?科索沃獨立真的如他們所想像的那樣是其福音嗎? 

  科索沃獨立消息傳來,民進党“副總統”候選人蘇貞昌立馬表示,擁有200萬人的科索沃獨立,台灣比科索沃還要有獨立的基礎,認為台灣這艘“民主大船”已然完工,唯有走向主權獨立而非被動統一的“港灣”才是正道。不過,同是彈冠相慶之輩,台“行政院”則不這麼樂觀,倒是認為台灣國際處境較之困難得多。 

  無論是認為“更有基礎”也好,還是認為“處境更難”也好,其立論前提只有一個:台灣與科索沃有足夠多的相似乃至相同點,因而有理由步其後塵。事實果真如此嗎? 

  台灣不是科索沃 

  文章說,正如有台灣論者指出的那樣,大陸與台灣在國力、人口、版圖等多方面對比都遠非塞爾維亞與科索沃之對比隨能企及,拋開這一因素不論,台灣與科索沃仍有諸多本質差異,兩者不可比性遠大於可比性。概而言之,這種不可比性至少可以簡單羅列如下幾點: 

  其一,從母國歸屬上看,台灣作為中國領土一部分的歷史,不僅在時間上要比科索沃之于塞爾維亞要悠久得多(前者從三國時代迄今已經1800年歷史,後者即使從10世紀中葉算起也才1000多年,若從1910年代塞爾維亞正式吞併科索沃算起則只有區區100年),更是在治權行使、文獻記載、國際檔等多方面較之後者更具確定性和清晰度。 

  其二,從問題起源看,台灣問題純屬國內戰爭遺案,與族群、籍貫毫不相干,而科索沃問題則主要是千年來延續不斷的民族、種族和宗教衝突使然,地區紛爭和大國博弈僅加劇了問題的複雜性而已。 

  其三,從民眾態度看,不僅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核心利益訴求,對台灣島內而言,過去主張一個中國、兩岸及早統一是其民意主流,主張維護兩岸和平發展現狀、寄望將來最終統一則無疑是其當今民意主流,所謂主體認同和獨立意識則純屬政客長期蠱惑與挑逗所致的認同錯位;這與科索沃阿族同塞族之間積怨乃至對立情緒長期持續並激發的事實迥然不同。
 
  其四,從國際環境看,從西方到東方,從南半球到北半球,世界各國對中國主權統一、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認同、理解和支持近乎一致,對中國維護主權完整、國家統一的關切、決心和能力,更是有著全面地體認,美國國務卿在承認科索沃獨立時明言其僅為特例,就是最明顯的例證。

  文章指出,更為重要的是,從目前態勢看,科索沃獨立儘管得到了美國、歐盟主要國家以及澳日等的承認,但遭到塞爾維亞和俄羅斯的強烈反對,西班牙等與之利益攸關的周邊國家也並不支持,加拿大、阿塞拜疆等同病相憐的國家也多有擔憂,頂多不過是觀望,中國也表示嚴重關切,因而不僅得不到聯合國承認,而且面臨國際社會的強大阻力。 

  更為關鍵的是,科索沃內部塞族與阿族矛盾的進一步激發,其內部孱弱殘缺的主權治理現狀,百孔千瘡的經濟民生問題,以及塞爾維亞對其有增無減的強大壓力,周邊局勢的進一步複雜化、敏感化等因素,無不成為其獨立進程中的絆腳石。 

  科索沃獨立不僅不會輕易引發人們預期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相反,它將強化相關國家和國際社會對民族和地區分裂活動的擔憂、警惕,並提高其應對問題惡化的對策等級,甚或加大對分裂力量的牽制和打壓力度。這同樣會反映在大陸對台灣問題的態度上。 

  文章表示,因此,如果島內分裂勢力誤判形勢,被科索沃獨立所鼓舞,那麼由此而來的任何輕舉妄動都將招致滅頂之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