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馬英九的最大憂慮 來自內部的藍色絆馬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19 14:42:00  


 
  這個“PK小組”一組合就有內部爭議,吳敦義體系的“鷹派”以打擊謝長廷為使命,但一些出身政務體系、帶有“馬家軍”色彩、以及些許專業自居的不分區“立委”等“鴿派”,則是認為要“回應選民期待”,認為“PK小組”的目標應鎖定是“看守政府”,在“立法院”內監督“行政院”,在最後幾個月內,防止政策偷渡,以及“國產”被“最後一撈”的掏空…… 

  對謝、還是對政府?“PK小組”尚未啟動,內部就陷入紛歧。而馬蕭團隊方面,則是支持“鴿派”觀點。 

  “PK小組”原本計畫在二月二十二日啟動,俟新“國會”開議後,在台北當“側翼”,制衡行政權。沒想到一個“抓耙仔”風暴,又讓馬蕭團隊的整體布局又“走音”了。 

  面對謝長廷的尷尬,馬英九依循既有定調,都是“沒有評論”。但被視為“馬家軍”的“立委”吳育昇和賴士葆,卻在二月十四日和邱毅一起召開記者會,更以 “612”的謝長廷緩刑、和“蓬萊島”事件的陳水扁遭遇,硬要坐實謝長廷可能是“線民”,讓馬蕭團隊好幾位核心幹部,看到新聞畫面後,冷汗直流! 

  馬蕭團隊決策人士之一,看到這樣的新聞畫面,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唉……好多人一直在勸吳敦義秘書長好多次了,還是……”他指出,春節前後,馬蕭團隊溝通最後的布局已有共識:“新的一年,迎接新的政局,台灣最需要的就是新的是非價值標準。過去數年以來,對於政壇哪種無限上綱、含沙射影、扣帽子文化,多少人都深惡痛絕了。馬英九不該再捲入這樣的負面風暴。” 

  反受害,馬英九陷入“兩面人”之譏 
  
  更重要的是,馬蕭團隊認為,就中間選民而言,“選舉,應該是競爭而不是鬥爭!”馬蕭團隊要求所有成員,接下來選舉攻防,“若要去指控一個政治領袖的人格, 應該用的是‘實證法’,有幾分證據講幾分話,不能去搞‘演繹法’,跳躍的關聯、隱喻的影射。”因這樣子的手法,跟過去幾年的“賣台集團”、“不愛台”指控,“並沒有什麼不一樣!”,還會陷馬英九於“說一套、做一套”的“兩面手法”疑慮。 

  馬蕭團隊檢視《壹周刊》報導後,認為箇中內容虛虛實實,加上相關當事人的回應,馬蕭團隊認為可以確定的,只有兩點: 

  第一、在戒嚴的時代,黨外新秀台北市議員謝長廷和調查局幹員謝育男“過從甚密”。而謝育男也承認將談話內容,寫成報告呈給上級; 

  第二、在民主化時代,“立法委員”謝長廷確實擔任過“調查局”的“諮詢委員”。 

  光這兩點,馬蕭團隊認為:“就已經夠謝長廷頭疼了”: 

  第一、“調查局”幹員以往一向被黨外認為是“威權統治的爪牙”,謝長廷竟然過從甚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民進黨內部、曾經反威權的中間選民,都需要謝長廷給個交代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