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彩電出口大幅跌:“中國製造”被逼上梁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18 17:51:01  


  中評社香港2月18日電/2008年1月14日,在市場日漸飽和、利潤不斷攤薄的局面下,我國三大彩電企業康佳、TCL、創維通過各具特色的自主創新路徑,加大科技研發投入,不斷開發新產品,走上了市場與研發互相促進的良性發展道路。這是TCL在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展CES展上的展區。 

  新華社報道,作為最早進入國際市場的產業之一,彩電一直是中國企業的驕傲,然而這個一度輝煌產業也迎來了自己的危機。海關總署新近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彩電出口比去年大幅度下降了44.6%。 

  是什麼導致中國彩電出口大幅下滑?這一信號又告訴人們什麼?

  中國彩電出口同比下降四成多 

  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2007年中國共出口彩電4788萬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4.6%,出口額為90.0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略升2.3%。與此同時,黃埔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作為彩電主要出口基地的廣東省2007年出口彩電2312萬台,價值28.4億美元,與2006年相比分別下降31%和6.2%。 

  是什麼樣的“暴風雪”襲擊了中國彩電企業?記者試圖聯系彩電主要生產企業康佳和創維採訪,請他們介紹各自彩電出口的情況,但都遭婉言謝絕。但創維品牌管理部有關負責人承認,去年創維的出口下降比較大。深康佳A(000016)2007半年報顯示,香港及海外地區收入佔康佳主營業務收入的18.9%,而這一比例在2006年是30.57%。 

  “出口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虧損嚴重。”一位資深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中國的彩電企業九成以上都是加工貿易出口,利潤很薄,加上人民幣升值、運輸、關稅等因素,售價幾乎接近成本,控制不好的話就會出現虧損,打破了很多企業奉為圭臬的“規模效應”法則。2006年一些彩電企業經過試探,加大了出口規模,以為可以憑借規模換取效益,結果卻虧損嚴重,2007年只好調整出口策略。 

  更深層的原因是因為電視正在經歷第三次產業革命,平板(等離子、液晶)電視逐步取代顯像管電視成為市場的主流,中國企業原來出口的CRT彩電在國外市場已不受歡迎,平板電視的產能又沒有上來,這直接導致彩電出口數量急劇下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