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解放軍三軍動若風發 精兵銳器扭轉搶險戰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14 16:35:07  


 
  人裝結合,系統作戰,才能發揮優勢,大顯身手—— 

  精兵銳器扭轉搶險戰局 

  據史料記載,崇禎二年,京師大雪,官軍開粥廠賑灾,依然餓殍遍野。如今,京珠高速公路北段,9輛野戰炊事車,1小時內可以蒸煮出供3600人用的食品,完全滿足被困群衆的需要。 

  人們還記得:1976年,唐山抗震救灾,第一批趕到現場的解放軍是徒手徒步,官兵用手扒廢墟,指甲掉了,鮮血淋漓。如今,衡棗高速公路,數十台新型軍用破障車魚貫而至,10厘米厚的冰層應聲而裂。 

  在這次鏖戰冰雪的戰鬥中,搶險部隊精兵銳器在特殊戰場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疏通高速公路,光靠鐵鍬鎬頭效率太低。南京、廣州軍區出動工兵、舟橋、運輸等專業部隊馳援前綫,總裝備部爲廣州軍區一綫搶險部隊調撥特種車輛50台,搶險局面立即改觀。 

  南京長江二橋,全長21公里,積雪深達40厘米。某防化團燃油射流車噴出溫度高達600攝氏度的强氣流,路面頑冰猶如紙片,被吹到十來米高的空中。官兵們僅用5小時就開辟出一條8米寬的“生命通道”。 

  京珠高速公路郴州路段,廣州軍區某坦克修理大隊官兵駕駛裝甲搶救工程車碾冰除雪,每小時推進速度達10公里。 

  四川萬源,數十萬群衆受灾,急需禦寒物資。緊急時刻,成都軍區某陸航團直升機受命飛抵灾區,穿過積雨雲,繞過高壓綫,500床棉被從天而降……空軍出動多型運輸機,向耒陽、南寧、貴陽、桂林、北海、長沙、恩施等地空運各種救灾物資數萬件,重達近千噸。 

  此次搶險,我軍一體化作戰保障機制發揮作用。2月3日,某機場啓動海、陸、空、地聯合空運。救灾物資由陸軍派車輛運送來,機場和貨物卸裝由海軍保障,空軍負責空中運輸,三軍配合有條不紊,井然有序,沒有動用地方一名民工。 

  軍隊戰鬥力是一個大系統,由人、武器以及人裝結合三個基本要素組成。展望搶險現場,在最關鍵的地方發揮最關鍵作用的,不僅僅有部隊的專業裝備,還有一大批訓練有素的高素質官兵。 

  他們中,有濟南軍區某工兵團28名剛剛從蘇丹維和歸來的工程機械操作能手,他們在冰天雪地里嫻熟地駕馭著推土機、裝載機,搶險效率大大提高。 

  他們中,有武警部隊百步穿楊的神槍手。貴州省凱里,冰淩造成高空電纜短路。電力職工一籌莫展之時,狙擊手龔大榮連發5槍,冰淩化爲齏粉,電網恢複供電。 

  他們中,有國防科技大學3名爆破專家。京廣鐵路,輸電鐵塔倒塌,橫臥在鐵軌上。他們進行精確定向爆破,確保了交通大動脉的安全…… 

  官兵鏖戰冰雪的實踐告訴我們,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實際上比單純的軍事對抗形式更爲複雜,對軍人素質、軍事人才、軍用裝備的要求,自然也就更加綜合、更加系統、更爲全面。 

  恩格斯曾說過:“一個聰明的民族,從灾難和錯誤中學到的東西會比平時多得多。”灾難是危機,也是契機,在考驗我們的同時,也給了我們學習和提高的機會。回望我軍抗灾史,搶險裝備和專業人員也總是在大灾之後相繼亮相:大興安嶺火灾,“燒”出了風力滅火機、滅火直升機、專業消防分隊;’98洪水,“沖”出了堤壩打樁機、水下探測儀、專業抗洪分隊;此番抗擊冰雪,也延伸著我們的思緒,應對類似灾害,還有什麽比現有裝備更有效的專業工具?是不是應該加快建立和完善高科技的抗灾體系和專業隊伍…… 

  鏖戰冰雪,彰顯軍隊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也留給共和國軍人不盡的思考和啓示。(來源:解放軍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