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旅日華人拍《靖國神社》 右翼指反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25 09:20:55  


旅日華人導演李纓耗時10年拍攝的紀錄片《靖國神社》在美國上映後好評如潮。
《靖國神社》劇照。
  中評社香港1月25日電/由現年44歲的旅日華人導演李纓耗時10年拍攝的紀錄片《靖國神社》日前在美國上映後好評如潮,該紀錄片還獲准於今年4月12日在日本上映。不過由於題材敏感,影片尚未上映便引起日本各界人士強烈反響,甚至被右翼人士貼上“反日”標籤。

  美國觀眾反響很好

  據新快報報導,1月18日,《靖國神社》在聖丹斯電影節舉行了首場展映。不少美國觀眾看後好評如潮。美國猶他州韋伯大學歷史學教授亨利•伊巴戈恩說:“《靖國神社》很好地平衡了爭議雙方不同觀點的表達,是一部用事實說話的優秀紀錄片。”

  靖國神社供的是把刀

  儘管遇到了重重阻礙,《靖國神社》最終還是得到了在日本上映的許可。4月12日,這部紀錄影片將向日本人揭開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在靖國神社中,被日本人頂禮膜拜的神體不是墓牌,也不是匾額,而是一把被供奉在密室中的日本軍刀,即所謂的“靖國刀”。《靖國神社》就是用軍刀貫穿始末的。曾為靖國神社製作軍刀的老刀匠,目前僅存一人在世,影片就是以對他的採訪為主線展開。

  “菊花”和“軍刀”,都是日本民族的象徵。在全長120分鐘的《靖國神社》中,日本人究竟是更愛“菊花”,還是更愛“軍刀”呢?影片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展示了圍繞靖國神社爭議雙方的不同觀點,留給觀眾自己思考。

  被貼“反日”標籤引爭議

  由於題材敏感,影片尚未公映就引起日本左、中、右翼人士的強烈反響,其中左翼和中間派大多對影片持支持態度,認為影片有助於日本公眾用不同以往的角度看待靖國神社問題,而右翼勢力的反對也是可想而知的。一些右翼媒體甚至以“沒有屠殺”為標題,來大肆宣揚《靖國神社》是一部“反日電影”,並企圖煽動公眾抵制影片的放映。

  對此,李纓的態度很堅定:“我的這部紀錄片是‘反戰’而非‘反日’影片。”李纓坦言,影片對於在歷史問題上存在曖昧態度的日本人來說,“是一個挑戰”。

  拍攝初衷 麻木日本人激發拍片決心

  44歲的李纓曾擔任中央電視臺紀錄片編導,後來留學並旅居日本,成為日本電影協會中唯一的中國人。一說起拍攝《靖國神社》的初衷,李纓依然氣憤難平。“1997年,我到原附屬於靖國神社的軍人會館去拍攝一個‘南京問題六十周年研討會’。現場在放映日軍當年拍攝的紀錄片《南京》。當放映到日軍佔領南京、舉行升國旗儀式時,會場上竟響起一片掌聲。這一切使我震驚不已”。

  李纓於是下定決心,拍一部中國人製作的有關靖國神社的紀錄片。但是沒有想到,這一拍就是10年。

  背後的故事 強硬右翼分子強搶攝影機

  拍攝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是李纓始料未及的。李纓表示,即便是對靖國神社的存在持反對態度的日本左翼人士,在接受採訪時也有很多顧慮。“而那些強硬的右翼分子,更是給拍攝工作製造種種幹擾。我們時不時地遭到謾駡,或是被搶走攝影機。”回顧起10年來的拍攝經歷,李纓百感交集。

  拍攝初期,劇組甚至無法在日本找到投資者。“兩年多前,北京中坤集團在得知劇組面臨的財政窘境後,決定為影片投資300萬元。”李纓坦言,最初資金艱難的時候,窘到連房租都交不起。在該片的後期製作過程中,李纓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想不到竟然成功申請到日本文部省藝術文化振興基金的資助,從而使影片名副其實成為一部中日合拍的影片。而日本國內爭議重重,但基金會的回復是:即使有異議也不撤資。這讓李纓很感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