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文匯報:馬英九的“三不”與“四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22 10:23:21  


  中評社香港1月22日電/《文匯報》今天刊登資深評論員李民理的文章指出,馬英九選台灣“總統”,打的主要是“經濟牌”。這是正確的抉擇:一方面,陳水扁執政八年,政局混亂,族群撕裂,經濟滑坡,民不聊生,人心思變,“經濟牌”正好是點中了陳水扁、民進黨政府的“死穴”。民進黨在“立委”選舉慘敗,當然也與此有關,且恐怕是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經濟牌”深入人心,因為老百姓人人都希望社會安寧,民生改善,收入增加,安居樂業。 

  不過,除了“經濟牌”之外,馬英九也不可能不打“兩岸牌”和“清廉牌”。台灣每逢選戰,兩岸關係包括歷史、現狀和未來,是選戰中的必然議題之一,也是藍綠交鋒的平台之一。至於清廉問題,主要是因應陳水扁家庭和民進黨政府許多高官、要人的貪腐問題,明顯屬於“撒手”一類。 

  “三不”較易為各方接受 

  文章說,馬英九的“兩岸牌”,可形容為“三不政策”,即“不統、不獨、不武”。以筆者觀之,台灣民眾肯定受落,美國的心態可能是“正合我意”,北京相信也勉強可以認同。第一,歷次民調顯示,台灣民眾的“統獨觀”是“兩頭小、中間大”,主張“急統”或“急獨”的都是少數,大多數人希望“不統、不獨”,維持現狀。至於“不武”,不打仗,那是絕大多數民眾會舉雙手表示支持和歡迎的。 

  第二,美國一向主張台海兩岸保持現狀,反對單方面有所改變。但是,美國真的願意以子弟兵的鮮血“保台”嗎?從心態分析,自然是“能免則免”了。所以,“不武”這一點,美國也是樂見的。筆者早就形容美國的台海政策是“漁翁政策”,“不統、不獨、不武”這“三不”,正好也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美國沒有表示反對的理由。 

  第三,北京當然希望早日完成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但此事是無法勉強的。要早日統一,唯一方法是動武,但這不是北京的政策。北京不放棄“用武”,主旨是為了“防獨”。毛澤東和鄧小平均曾表示,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一百年不統一也可以”。馬英九承認“一中”,承認“九二共識”,且發表過“終極統一”之論。馬不會“台獨”,也不能視之為“獨台”。只要“堅持一個中國決不動搖”,相信北京大致也可以認同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這一“三不政策”。 

  馬英九清廉形象得民眾支持 

  文章指出,馬英九的“清廉牌”,可形容為“四不政策”,即“不願貪、不必貪、不能貪、不敢貪”。從選戰角度說,這是針對陳水扁家庭和民進黨政府貪腐的一種強烈反彈,無疑有助於馬英九拉票。再說,馬英九本身的形象,一向也就是他多次公開表示的“清廉自持”。藍綠兩相比較,馬英九可以打“清廉牌”,謝長廷有多宗弊案在身,那就不方便了。 

  “立委”選舉結果,國民黨在立法院一一三席中取得八十一席,佔百分之七十二,民進黨二十七席,佔百分之二十三。估計三月大選,馬英九很可能再下一城,打贏選戰。筆者希望馬英九勝出,原因之一是:馬英九成台灣領導人,“不一定統,但一定不會獨”,反之,謝長廷勝出,“不一定獨,但一定不會統”。馬謝差別在此,對台灣或對兩岸的利弊,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