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俄媒稱中國東風31誤差三百米 可裝3分彈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22 09:41:59  


中國東風-31型洲際戰略導彈投送重量與俄制白楊M導彈相似。
  俄羅斯軍事評論員列昂尼德·尼古拉耶夫日前撰文將我國“東風-31(DF-31)”型機動式戰略導彈系統與俄羅斯“白楊”系統的性能進行了分析比較。 

  DF-31的研制成功是中國在核武器領域取得的一次重大突破。這種導彈的研制工作始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主要用于替換老式的DF-4洲際彈道導彈。 

  在研制該彈的過程中,中國的研究人員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如何研制出一種可靠且高效的固體混合火箭燃料。正是受這一問題的影響,原定于90年代初進行的首次發射試驗不得不被數次推遲。直到1999年8月2日,中國官方媒體才正式報道了成功試射新型洲際彈道導彈的消息。2001年1月1日,DF-31又成功進行了第三次飛行試驗。 

  在1999年10月1日舉行的國慶閱兵儀式上,從天安門廣場還駛過了三輛搭載有導彈發射筒的HY473型重型運載車。專家們認爲,在這些發射筒中的可能就是最新型的DF-31導彈。不過,軍事分析人士指出,與俄羅斯的“白楊-M”機動式洲際彈道導彈系統所配備的運載工具相比,中國的HY473重型運載車的越野能力顯然相當有限,還不能被稱作是一中“貨真價實”的作戰系統。 

  到目前爲止,DF-31的技術性能一直受到嚴格保密。專家們認爲,這種三級固體燃料導彈的長度爲13米,直徑2.25米,發射重量爲42噸。其裝備有慣性制導系統,圓概率偏差在100-1000米之間。不過,大大多數專家都傾向于認爲DF-31具有較高的打擊精度,誤差應在300米左右。DF-31可搭載一枚當量爲100萬噸的核彈頭或是三枚當量在2-15萬噸的分導式彈頭。就投送重量來說,DF-31與俄羅斯的“白楊”和“白楊-M”大致相當,均在1.2噸左右。

  據估算,DF-31的發射准備時間在15-30分鐘之間(包括從車庫中駛抵發射陣地,將導彈竪起和點火發射所需的時間)。另外,DF-31可能采用了與俄制“白楊”相似的冷發射技術(在導彈被壓縮空氣彈射到30米的高度後火箭才開始點火)。 

  另外,中國還以DF-31爲基礎研制出了用于裝備094新型核潜艇的第二代潜射彈道導彈——JL-2(巨浪-2)。據悉,JL-2的射程在7500-8000公里,每艘094潜艇可携帶16枚。專家們認爲,JL-2可携帶三枚分導式彈道。 

  雖然DF-31和JL-2在性能上與美國和俄羅斯的新型洲際導彈還有明顯差距,但它們的出現表明,中國在戰略核武器研制領域已取得巨大的突破。 

  DF-31的技術指標如下: 

  長13米,直徑2.25米,發射重量42噸,射程8000公里,采用天文慣性制導。(來源:東方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