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台灣的短線“外交”操作還不該檢討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16 09:19:34  


  中評社香港1月16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社論說,馬拉維與台灣斷交,對台人來說,近來“邦交國”接連失守,如今即使再斷一個,感覺也已經有點麻木了。但問題不只在有限的“邦交國”又少了一個,最近幾個斷交事件,隱含著國際格局的一些基本性變化,大趨勢對台灣極為不利,我們必須慎重面對。 

  中國大陸早在去年十二月底就已經和馬拉維簽署建交公報,卻為了不替民進黨助選,硬是一直壓到選舉過後、陳水扁出訪在外時才宣布。對大陸外交部門,這也許又是一大戰功。但外交封鎖愈成功,台灣民意對中國大陸的憎恨與不信任就愈深。大陸一直在割喉的,不只是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也割到了台灣民眾對統一的意願。台灣固然被打得鼻青臉腫,可是,大陸也未必是這場戰爭的贏家。 

  社論說,對我們來說,這再次證明了國際現實的殘酷,以及台灣處境之艱險。對手如此之強大,台灣打起全部精力拚命應戰都來不及,萬萬不能再有絲毫鬆懈遲疑,也絕不能把寶貴資源浪擲在無關緊要或有反效果的事上。然而,回顧民進黨執政八年來的外交工作,卻是方向錯誤,策略失當,領導自私,官員拍馬,以致護台不成,誤台有餘。 

  別國的外交可以隨便混,台灣的“外交”,卻是台灣“主權”地位的存亡之戰,怎能不戰戰兢兢全力以赴?怎有輕率魯莽的本錢?台灣的“外交”既然像在打仗,就要有正確的打法,基本原則很簡單:依據“國家”利益,累積實力與籌碼,選擇適當戰場,擴大結盟,增加友軍,發揮最大制敵戰力,並試圖從內部削弱敵人戰力;同時鞏固既有防線,營造總體有利局勢。“國家”利益是台灣的國際空間與“主權”地位,不是陳水扁的個人風光或民進黨的選舉勝利,這個大前提沒弄對,接下來的策略選擇當然就一路錯。光顧著頻頻出訪並藉機作過境秀,把“外交”資源浪費在沒有長遠效益的政治造勢中,結果是虛胖了領導人,瘦了台灣的“外交”。

  偏偏再加上,執政者以狹隘的本土意識形態治台,不肯面對國際現實與中國大陸崛起,除了鎖台之外無力因應,以致經濟萎縮口袋消扁,而中國大陸蓬勃崛起,雙方一來一往,差距愈來愈大。經貿牌曾是台灣突破“外交”困境的最大籌碼,如今兩岸一出手,台灣小巫見大巫,中國大陸六十億美元挖走馬拉維,只是又一個台灣籌碼流失的例子而已。 

  社論指出,經貿籌碼只能綁小國,大國的同情與支持,是台灣另一項生存支柱,但這部分的損傷更嚴重。陳水扁為了勝選,把民眾渴望國際接納的單純心情挪作自己的政治工具,不擇手段地操作統獨與公投,毫不在意台美關係可能付出的代價,結果美國不再信任台灣政府,甚至出手壓制台灣的外交努力。而國際社會也看穿了陳水扁的伎倆,一盆冷水澆下來,連帶台灣的“國家”利益也無辜受害,與聯合國與世衛組織的距離反而愈來愈遠。 

  扁政府執政八年來斷了九個“邦交國”,看數字很驚人,不過兩岸戰場本來就有來有往,重點在失去的是什麼樣的國家。以最近三個來說,乍得是非洲大國,肯花大錢買油的中國大陸確實很具吸引力,但馬拉維雖然鈾礦受到中國大陸垂涎,與台灣“邦交”卻長達四十二年,這麼長的時間裡,我們付出了多少心力,竟仍然不敵中國大陸銀彈攻勢。而哥斯達黎加和台灣建交甚至超過一甲子,是一個穩定的民主國家,也是中美洲重要成員。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向來是台灣“外交”一大重鎮,中美洲成員彼此往往互相影響,哥國一倒,整個地區可能像骨牌一樣全垮,台灣絕不能掉以輕心。 

  國際局勢也顯示,中國大陸現在不只銀彈豐厚,國際地位及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日益增加,無論是伊朗、朝鮮還是達富爾、海地,相關國家都希望得到中國大陸的合作,因此更不願為台灣壞了自己利益。台灣要對抗這樣的中共,將會更加吃力,也更必須及早調整“外交”策略,回歸實質的“國家”利益,唾棄短線思考與選舉考量,拋棄激進挑釁的議題操作,以務實理性、能打動國際社會的訴求,重新爭取重要大國的支持。 

  社論表示,坦白說,台灣長久積攢的“外交”帳戶,這些年來有出無進,而且還被扁政府刷爆了信用,如今只能趕快止血療傷從頭耕耘。“外交部長”黃志芳的去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從錯誤中學習,並且找到真正符合台灣利益的道路。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