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報:台灣“立委”選舉藍贏得漂亮 綠營崩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14 09:55:36  


  中評社香港1月14日電/台灣“立法委員”選舉12日揭曉,國民黨一舉取得81席,超過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執政的民進黨崩盤,僅得27席。國民黨和馬英九非僅跨越了濁水溪,而且在綠營大本營高雄縣市翻盤,轉敗為勝。民進黨承認這是創黨以來最大的慘敗,陳水扁隨之宣布辭去黨主席的職位;國民黨的勝選,自然有利於三月“總統”大選選情,若無意外,應可重新取回政權。

  美國《世界日報》今天刊登社評說,更重要的是台灣人民再次拒絕公投,拒絕民粹式的選舉花招,預示入聯公投可能帶來的危機已提前宣告結束。這次“立委”選舉整體呈現的意義是:台灣絕大多數人民從拒絕公投到拒絕民進黨,二合一的顯現出絕大多數台灣人民終於有了清醒的認識,拒絕再次受騙,從而也自行度過了台灣民主化陷於民粹激情的危機,以民主機制重塑新而理性的民主價值。

  就此而論,這場選舉不僅是國民黨的勝利,更是台灣人民的勝利。國民黨幾盡全面的勝利,不僅打破了南綠北藍的格局,也打開了台灣政權輪替的新契機,更重要的是國民黨的轉型顯已接近完成,即不再是一個威權政黨,而是一個能歷經民主洗禮,備受挫折之後仍能重新出發,重新取得人民信任的政黨;就台灣人民而言,在藍綠之間有了新的選擇,顯現民主的核心價值,確有必要通過定期改選,調整信託的對象。

  社評指出,可以進一步解讀的是台灣人民“捨綠投藍”,而且以大舉“投藍”的方式給予國民黨高度的信託授權,逼使任期所賸無幾的執政者面對懸殊的選票比例,無從施展“奧步”、無從亂中求勝;也為馬英九在三月大選前可能會遭遇的不可測和風險,提前排除對手陣營上下其手的機會。這不是選民對藍營或馬英九有什麼厚愛,而是民主機制發動了,以一種絕對優勢,讓反民主的操弄者無從著力,讓所有民粹謊言從此破滅。

  更可進一步討論者,則為這次“立委”選舉立下了台灣施行單一選區兩票制的首例,正如事前各方預期,不分區“立委”席次盡為兩大黨,即國民黨和民進黨囊括,小黨幾無存活空間。這決定了台灣未來將走向兩黨制的民主社會;然而民進黨若不能自行調整其路線以及體質,台灣未來的兩黨制競爭不是沒有可能長期陷入認同危機的拉鋸戰爭。單一選區兩票制若因此走到認同死胡同裡,就長期言,非僅島內將不得安寧,兩岸情勢也不可能好轉,遑論台灣民主有可能成為兩岸民主競爭的示範。

  藍營的大勝固然可能逼使民進黨重新思考如何再出發,黨內批鬥陳水扁的聲音固然早已隱約可聞;但與其追問這究竟是民進黨的體質和路線注定了會有陳水扁的民粹,還是陳水扁利用民粹綁架了民進黨?倒不如追問從陳水扁以下,究竟是如何墮落的,是什麼因素讓貪腐的陳水扁面對各項指控時,還敢於“指鹿為馬”顛倒是非黑白?要問是什麼因素讓杜正勝、謝志偉、莊國榮者流,效顰陳水扁大搞民粹,還為其失格失態舉措大言不慚?何以綠營的知識分子只因陳水扁的“鎮壓”,居然不敢發聲?一個失去反省機制的政黨,雖擁有三成七的政黨選票,又從何寄望其於兩黨制民主能有所獻替?

  社評表示,綠營崩盤,固然可以歸咎於民進黨自上而下的腐敗墮落;那麼國民黨所以贏得漂亮,掌握了“立法院”的絕對多數,果然是轉型成功,從而可以自我肯定了嗎?或謂民進黨是“從頭爛起”,國民黨則是“從根爛起”,就選前言,此一批評不無道理。但若從選後看,民進黨固難逃此一指責,國民黨也不是沒有內憂,但國民黨若不欲接受上述評論,就應當讓選民有耳目一新的實質感受,而非僅是三月下旬再打一場選戰,但求勝選而已。

  國民黨高層在開票後刻意保持冷靜,馬英九更是戒慎警惕,宣示應謙虛低調、尊重少數、容忍異見。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在三月大選勝敗未定的情況下,國民黨此時本不宜因“立委”勝選而放肆。然而台灣的政治版圖和權力結構又勢必因新“國會”的成立有一大幅重組,對此國民黨自應當仁不讓,承擔即將到來的權力和責任。如何區辨來自權力的責任和誘惑,在未來兩個多月的日子裡,以及後續的過渡期間,是一嚴酷的考驗。對此,國民黨上下非有大智慧和大定力不可。


    相關專題: 臺灣「立委」選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