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在野快8年 國民黨還是學不會用激情拉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06 08:59:06  


國民黨輔選天王,始終學不會民進黨搞激情那套手法,每次選戰都打得異常辛苦。(中評社倪鴻祥攝)
泛藍支持者的回應,總是十分被動,也缺少一股悲情。(中評社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1月6日電(記者 倪鴻祥分析報導)一場成功的選舉造勢大會,不僅站台者“卡司”要強,演說內容更要能“訴諸感性”,藉以搏得選民同情與支持,可惜國民黨在野7年,卻依然學不會“感性訴求”;昨晚台中市造勢晚會,民眾除了爭相“卡位”搶看馬英九這位“政治明星”外,就是少了一分能打動人的“激情”。

  民進黨辦造勢晚會有數十年功力,經營氣氛功力一等一,不論是早年陳水扁推著吳淑珍的輪椅登場,還是主持人陳菊(現任高雄市長)的哭調感性訴求,經常都把台下催得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回去就乖乖的把票投給民進黨。

  國民黨昨晚在台中市舉辦的造勢晚會,跨縣市動員1萬人,到場人數超過動員,號稱近2萬人,民眾熱烈圍睹馬英九的風采,拍照留念,但台下觀眾的心態,就像是來看“偶像明星”,參加藝人的演唱會。

  晚會現場“馬“總統”好”、“國民黨加油”的呼喊聲雖不絕於耳,可是全場十分被動,非要主持人帶頭高喊數次,現場才有反應。尤其晚會接近尾聲,馬英九的“經濟政策”還沒講完,現場動員的群眾,就開始從會場後方逐漸散去,讓台上的政治明星有些尷尬。

  國民黨早年執政一甲子,勝選的惟一招術,就是“宣揚政績”與“資源下放”,這種招術在台灣剛起步的階段,頗為受用,可是隨著台灣經濟高度發展達到極致,“政績”開始令人民不滿、“資源下放”被視為“期約賄選”後,官商勾結、貪腐行為不斷,國民黨卻依然擺出濃厚的威權心態與高度優越感,終於惹人生厭,以致2000年淪為在野。

  被民進黨擅長操作的激情戰術打敗的國民黨,在野7年卻仍然學不會選舉語言。馬英九苦學台語、客語,積極下鄉與百姓相處,體驗民生,難能可貴,但馬英九就是學不會營造悲壯氣氛,不會運用感性語氣,更不知道如何引發強烈的“認同感”。

  雖然馬英九所言經濟不好、生活太苦、要換黨做做看,都屬事實,可是他的話就是缺少一股“魔力”;大家挺馬,除了“一表人材”之外,就只剩下“清廉形象”。

  其他泛藍輔選大將,不論是連戰、王金平,還是吳伯雄、蕭萬長,也全都只知“理性訴求”,完全無法令民眾感動,以致7年多來每一次“立委”暨縣市長選舉,甚至是以“總統”大選,國民黨的選戰都打得異常辛苦,難已有效“催票”。

  反觀民進黨,能夠從“在野”一路靠選舉贏得執政,除了選舉“奧步”(負面選舉技倆)外,關鍵就在綠營裡不論是“抬轎者”或是“候選人”,全都“身經百戰”全都深諳“激情訴求”的道理。

  陳水扁本人更是“感性訴求”的箇中高手,成功塑造出“台灣之子”、“三級貧戶”、“佃農之子”的形象。高雄市長陳菊特有的“哭調”一出口,只要主持晚會必定感動全場,就像“風蕭蕭兮易水寒”般的悲壯,讓民眾淚灑現場。謝長廷則是擅長“同理心”,從基層生活困苦、地位卑微的心理、大肆批評國民黨“為富不仁”、“無惡不作”,讓民眾徹底對國民黨反感。

  可惜,人民給了陳水扁和民進黨8年的機會,人民生活非但沒有改善,反而愈變愈糟,導致現在民進黨造勢、陳水扁輔選站台、掃街拜票,難已再獲人民熱情相挺。過去那套造勢手法,邊際效益也逐漸遞減。

  但遺憾的是,擁有大好機會的國民黨還是學不會運用選舉語言,讓選民覺得非投國民黨不可;甚至可能在最後階段極可能因對手的某些有效策略,把原本已經到手的選票拱手送人。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