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報:霹靂一聲震驚世界 布托之血不會白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9 09:45:39  


  中評社香港12月29日電/美國《世界日報》今天發表社評表示,一聲霹靂,全球震驚,兩度擔任巴基斯坦總理的貝.布托女士(Benazir Bhutto),27日在出席一項政治集會時遇刺身亡,年僅54歲。當場被炸死的罹難者,至少有22人。事發之後,憤怒失望的巴國民眾走上街頭示威,縱火洩憤,舉國進入混亂狀態。總統穆沙拉夫下令,悼念貝.布托之喪,為期三天。但局勢能否就此緩和,殊不樂觀,原定明年1月8日的大選能否如期舉行,亦不明朗。這一場出人意表的政治悲劇,使巴國的民主發展更為險巇艱難,也為動盪世局增添了重重的愁雲慘霧。噩耗傳出,國際市場上黃金、石油應聲暴漲,惶悚之情暴露無遺。這是多災多難的2007年最後一樁災難。

  布什總統發表談話,譴責暴力,慰問難屬,強調美國支持巴國民主化的政策,堅定不移。聯合國安理會15國也一致嚴正譴斥恐怖罪行。

  社評表示,遇害的貝.布托出身政治世家,其父曾任總理,被強人哈克以叛國罪處死。貝.布托曾留學海外,嚮慕民主政治,父女兩代都因從政而犧牲,以身殉道,贏得各方同情。貝.布托雖不是十全十美的民主天使,但她的清新形象、辯才滔滔,加上特有的群眾魅力,在巴國無人能比。暴徒以凶殘手段奪取了她的生命,也戕喪了巴國民主化的一線希望,令人萬分惋惜。

  穆沙拉夫1999年以不流血政變取得政權,八年來治績平平,毀多於譽。流亡海外的貝.布托回國,當時是由於國際間默契,促成穆、布分權合作。貝.布托提出的條件是,穆沙拉夫可連任總統,但必須辭卸軍職,回歸文治。貝.布托則同意出任總理,負實際行政責任。穆沙拉夫多方推阻,因國內外壓力越來越大,最後方告妥協,把軍權交付給他自己屬意的接班人。表面上看來,這樣的“結盟”似可平穩過關,但實際上暗潮洶湧,遭到各種極端勢力的反對。

  社評指出,當前最嚴重、最迫切的問題:究竟誰是真正的兇手?今年10月18日,貝.布托返國時,曾致函穆沙拉夫表示,如果她萬一遭到不幸,“請即調查在你政府中任職的下列人員”,其中包括情報首長。支持貝.布托的群眾,包括她的丈夫查達禮(Asif Ali Zardari),認為軍中和情報機構涉嫌最大,穆沙拉夫自難完全置身事外。

  但更合理的答案,應該是國外的恐怖組織分子下的毒手。原來以阿富汗為基地的神學士政權和由賓拉丹主持的凱達組織,九一一驚爆之後,因美國的反擊一度消沉。穆沙拉夫大力支持美國的反恐運動,美、巴之間出現一段合作無間的“蜜月期”。但2005年之後,美軍在伊拉克進退兩難,巴國的立場也有轉變,若干回教極端分子乘機活躍,凱達要角不僅從山區滲透入巴,而且潛伏在若干城市中從事募款招兵等活動,印有賓拉丹頭相的T衫,公然在各大購物中心出現,市間盛傳凱達成員已經滲透到組織龐大的巴國情報局之中,可見其嚴重性。

  貝.布托不幸頸部與胸部中彈,送到醫院宣告死亡。現場爆炸並有22人罹難,可見這是一場精心謀劃、必欲置貝.布托於死地的冷血謀殺。在極端混亂的情況下,兇犯尚無下落,真相一時難明。凶案發生地點正在情報機關附近,軍警林立,相信穆沙拉夫政府為了自清,亦必須全力緝兇,否則無以杜塞國內外的指責。

  這場悲劇,令人對於民主政治能否在一個秩序紊亂、非理性的社會環境中生根茁壯,發生懷疑。實踐民主的理想,非流血不可嗎?

  巴國軍方透露,當此混亂之際,核武系統的控制保持正常,未受波及。這是何等諷刺,政府控制得住核子武器,卻控制不了暴徒的自殺炸彈的民主挑戰。

  社評說,我們堅決相信,自由民主是世人期待的普世價值。人民能自由表達意願,大政公之於國民。經由公正公開的選舉,民意得以表達,民權得以伸張。這樣的制度未必就能得到盡善美善的結果,但卻是眾所公認的“比較好”的方法。民主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凡是以暴力恐怖或其他下流手段,與民主為敵者,最後必然失敗。無論巴基斯坦政局如何演變,貝.布托的血不會白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