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韓大選並不一定能對台灣產生示範效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2 08:11:44  


  中評社香港12月22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社論指出,儘管韓國“政黨輪替”的結果,並不一定能對台灣未來的幾項選舉,產生什麼具體示範效應,但從選前到最後選舉得票結果的兩相對照,我們至少可以確定幾件事:一、大規模選民意向的板塊移動是可能的,而且有時會是很可觀的;二、拚經濟的政見訴求不是沒效的,也絕不會是無關輕重的畜生議題;三、負面選舉操作是有限度的,甚至是會引起反彈的;最後,或許也是最重要的,唯一能擺脫政治紛亂困局,回歸政策治理正道的,還是得要靠選民手中的那張選票。 

  從一九九七年金大中當選大統領,促使韓國出現歷史性的政黨輪替開始,標榜改革訴求的政治勢力,從金大中到盧武鉉,總共主導了韓國政局長達十年,在這十年的銳意經營下,改革勢力不僅沒有擴張民意支持的版圖,反見支持率愈來愈下降。以代表改革勢力接班人姿態出馬的鄭東泳,這回僅獲得二十六.二%的選票,可謂是慘跌到三成以下,而大國黨的李明博則囊括了四十八.四%的選票,已經逼近了五成,而從大國黨脫黨參選之李會昌所獲得的十五.一%的選票,理論也應計入與李明博意識形態相近的民意板塊內,兩相加總幾乎達到了六成三,相較於二○○三年盧武鉉曾以四十八.九%的得票率當選大統領,等於有一半以上曾經支持改革黨派的選民這次選擇轉向了,這個民意板塊的移動不可謂不大。也清楚說明了一個事實:韓國已經走出兩極對抗的困局了!二○○三年盧武鉉與李會昌對決,選票曾經緊繃到四成九對四成七,如今這個二元對抗年代已經過去了。 

  李明博勝選所破解的另一個迷思是:打經濟牌真的一點都沒用嗎?恐怕不一定。李明博在整個競選過程中,幾乎不碰意識形態的議題,只談如何提振韓國經濟,他擁有治理首爾的政績,也不斷揭示所謂七四七的願景:包括要將韓國經濟成長率提高到七%,要讓國民年平均所得達到四萬美元,更要促使韓國晉升到全球第七大經濟體。這些訴求明顯抓住了當下韓國主流民意的氛圍。相對的執政黨卻還在打朝鮮牌,盧武鉉月前所操縱的南北峰會,顯然未見任何加分效果,而韓國人民似乎早已經受夠了盧武鉉不斷藉由遷都、反美等意識形態的議題操縱對立,金大中選前一番“讓舊政權復辟將導致戰爭”的發言,更是惹起民意反感,難怪部分韓國媒體認為這根本是一場對盧武鉉投下反對票的選舉。 

  社論說,同樣的,這場選舉的結果也顯示,企圖藉由“奧步”硬生扭轉民意走向,終究是徒勞無功的。為了拉下李明博,執政黨所推出的“奧步”,可謂是一波接一波,從最早的道谷洞土地弊案、李明博夫人名牌皮包、子女特權入籍與就業,到指控他涉入BBK公司股價操縱與基金洗錢,可謂已“奧步”操縱達到了最高峰;甚至在檢察官經過調查都已證明他清白了,執政黨依舊在距投票日不到三天前公布李明博與BBK公司有關的錄影帶,逼著他在距投票日兩天前同意國會通過一項特別針對他的“特別檢察官法”立法,可說已經將負面選舉操作到了極致。其他的候選人也都口徑一致的落井下石,幾乎讓這場選舉變成一場李明博與反李明博的戰爭,然而事後的投票結果證明,所有的“奧步”都沒有扭轉絕大部分選民的意向。 

  社論認為,或許可以這麼說,當一個倡議拚經濟的候選人,以壓倒性的優勢擊敗一個習於操作意識形態、操作“奧步”的候選人,至少預示了一件事:再怎麼擅於負面抹黑、精於議題操縱的選舉高手,也不一定是選舉競爭的永遠贏家。同樣的,再怎麼尖銳的對立、再怎麼紛亂的政局,最後終歸還是要回到“治理”的基本面,政治的主業還是在於怎麼為人民謀福利,不是啟動永無休止的鬥爭。韓國人這次用他們的選票,傳達了一個非常明顯的訊息:他們要的是一個拚經濟的韓國,不是一個拚政治的韓國,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引領韓國邁向進階與升段的CEO,不是一個刻薄機鋒、以擴大國民彼此對抗為己任的口水政客。這一點,韓國選民確實做到了,台灣呢?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