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日本應為福田訪華創造良好氛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1 09:31:34  


  中評社香港12月21日電/日本政府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首相福田康夫將從本月廿七日開始到中國訪問四天,將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及總理溫家寶等會談。澳門的澳門日報今日刊載社論指出,在中日關係回暖和福田出任首相不久之際,這次訪問自然十分矚目,兩國領導人將會討論甚麼問題,更為人們所關注。 

  針對日本媒體有關福田康夫即將訪華的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福田首相曾表示希望本月底或明年初訪華,但中日雙方仍在積極協商及準備訪問行程,未定出具體日期。一旦有確切消息,中方會適時發佈。這麼說,日本所宣佈的訪問日期只是單方面的建議,還有待中方首肯。日本如此高姿態地提早宣佈,似乎要掌握外交主動。 

  今年四月十一日至十三日,溫家寶總理訪問了日本,實現了六年半以來中國總理的首次訪日。五十三個小時的訪日行程,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個層面,不但跟當時的首相安倍晉三進行了有成效的會談,還接觸了東京市民和關西農民,親民形象深入民心,“融冰之旅”取得成功。不過,在溫總訪日之後,安倍下台,福田接棒。福田一向被視為對華友好派,高度重視中日關係,上任以來曾多次強調要盡快訪華。毫無疑問,中方將會十分重視他的來訪。 

  社論認為,但能否讓回暖的兩國關係繼續升溫,相當程度得看福田的表現,雙方討論哪些議題。 

  社論說,歷史問題是長期橫亙在中日關係的一道障礙,一些前日本領導人在這個問題上堅持錯誤,常以參拜靖國神社刺激中國,直到安倍擔任首相時期依然反反覆覆,中國人民的感情屢受傷害。中國近日剛剛紀念過南京大屠殺七十周年,氣氛猶在。福田如能藉這次訪華,就歷史問題代表日本政府作深刻反省的表達,當有助於消除前任領導人錯誤行徑遺留下來的惡劣影響。 

  溫家寶“融冰之旅”最重要的成果,是中日雙方在聯合新聞公報中確立了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精神與內涵,中國基本確認日本戰後走的是一條和平發展道路,並視其為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 

  日本今後將接受中國和平崛起是日本的機遇而非威脅,亦視中國為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在此基礎上,今後中日將全面在雙邊、地區及國際等各層次發展互利合作,互惠互利,擴大共同利益,以推動兩國關係發展到新的高度。 

  溫總與安倍達成的這個共識,應該得到福田的繼承和推動,並貫徹到包括副總理級的經濟高層對話等各種機制,包括解決東海的爭端。 

  社論說,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福田尚未來華,日本外相高村正彥等高官近日先行在東海油氣田爭議上放話。高村表示,雖然中日首腦會談最快有望在下周舉行,在不久前舉行的中日外長會談中,雙方也一致同意共同努力,爭取東海天然氣田共同開發問題盡早解決。但目前東海問題還毫無進展,這個問題很難在首腦會談中達成協議。他說,“這個問題不是靠雙方各自退讓就能解決。 只有領導人當機立斷,作出重大的政治決斷才能解決”。看得出,日方炒熱東海油氣田問題,旨在將責任推向中方,對中方施壓,提高價碼。 

  中方已一再表明,中國目前在東海地區的油氣田開發,完全在不涉及爭議的近海海域。共同開發的談判障礙,在於日方堅持所謂的“中間線”原則,將本來不具“合法性”的“中間線”以西中國一側的已開發油田,納入到“共同開發”範疇,這是中國不可能接受的。既然預計到雙方分歧仍大,就不必急於強求在領導人會晤來解決,應多討論雙方可擴大合作、增強互信的領域。對東海問題的分歧,預料中方不會迴避,但會作冷處理。 

  中方將努力營造中日友好的良好氛圍,給予福田熱情接待,通過高層對話,妥善處理分歧,進一步推動中日關係發展。 

  社論認為,日方也應為福田首相的訪華創造良好氣氛,但遺憾的是,日本在美國的配合下,近日進行了一次導彈防禦系統的攔截試驗,還毫不諱言是為了遏制中國的迅速崛起。在中日積極籌備福田訪華之際,這種試驗並不合時宜,它只會增加人們對日本堅持和平發展道路的懷疑,也不利中日雙方建立互信。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