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 台灣人設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19 08:15:34  


“人”字造型原創者,是來自台灣的設計師巫永堅。圖為巫永堅手拿藍色的小“海寶”。(聯合報圖)
  中評社香港12月19日電/二○一○年上海世博會物吉祥物昨晚揭曉,來自台灣的知名設計師巫永堅,與一家上海資深設計公司共同設計的作品“人”,成為上海世博會吉祥物,上海世博會把吉祥物取名為“海寶”,意為四海之寶。 

  巫永堅獲獎理由,是他提出的原創設計理念被採納後,再經過上海世博局指定的設計公司修正。

評審:台灣人設計根基厚

  現年四十二歲的巫永堅,目前移居上海,過去在台北、上海、北京、深圳、香港、巴黎獲獎無數。昨晚確定自己作品獲獎後,難掩內心喜悅。他接受聯合報記者專訪表示,這次參加上海世博局徵選的作品,來自海內外多達二萬六千多件,他是在五月底截止當天才投稿,整個設計過程大約動用公司五、六名同仁,花了一個半月時間完成設計。

  巫永堅指出,其實當初他所設計的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是文字造型的“大”字,而非最後定案的“人”字,主要是因為世博局評選人員對於二萬六千多件投稿作品都不滿意,唯獨對他設計“大”字的設計理念相當認同。今年八月世博局通知他前往簡報,告知未來吉祥物可能會採用他的設計原創理念,但會修正。

  聯合報報道,巫永堅表示,公司的團隊以前在台灣時,就設計過上萬件吉祥物,在這方面有豐富經驗;他們公司參與上海世博會吉祥物設計徵選,主要是看重世博會的歷史意義重大,不在於獎金。巫永堅回憶,當他在世博局與相關人員面談時,對方當場還連問二、三次,確定他是台灣人,連連說“台灣人的設計根基很深厚”,顯示對台灣人的設計創意相當肯定。

作品 秀中國文化包容性

  世博局官員考慮到徵選作業已結束,為維持比賽的公平性,不便再找巫永堅擔任修正工作,在徵求巫永堅同意後,決定另外找一家上海當地資深設計公司、由資深設計師邵隆圖領銜的團隊做修正工作,最後改成“人”字形狀,雙方共同得獎。
  
  巫永堅談到設計創意表示,當初他設計“大”字的吉祥物,主要是基於“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博大精深”十二字,表達上海第一次舉辦世博會的理念。他解釋,“海納百川”是傳達上海吸引全世界各大企業、人才前來的開闊精神;“有容乃大”,是指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博大精深”,則是表達中華文化數千年來吸收融合各族文化集其大成。

  他認為,使用中文做為吉祥物的基本架構,比較能夠代表中國給世界的印象。他舉例說,明年北京奧運會的會徽是一個印章,裡面是個“京”字,所以當初他想到以“大”這個中文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很能體現上海的精神內涵,代表城市本身的多元文化。

獎金 邀西部學生看世博 

  巫永堅說,公司團隊有一個宏願,希望把得獎的獎金、日後出書的錢都捐出來,邀請一萬名大陸西部的小學生,替他們支付門票和交通費,前來上海看世博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