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南京大屠殺70周年祭 國際關注顯著提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13 08:58:15  


 
  導演“小心謹慎”,作品“難以走遠”

  複旦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楊擊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爲,曆史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一種叙事,南京大屠殺之所以不如奧斯維辛集中營有更大的影響力,某種程度上仍然透露著“歐洲中心論”的消息,整個二戰的曆史更多的是從“歐洲文明發展變化的角度其叙述的”,許多歐洲人至今仍然認爲,亞洲戰場只是二戰的“局部戰役”。

  對于中國導演爲什麽拍不出像《辛德勒名單》那樣具有影響力的影片的問題,楊擊認爲,文化和思維方式的差异讓中國導演“進退兩難”。他認爲,西方導演在拍攝此類題材的電影時也不可能不考慮“市場因素”,但由于不存在文化溝通問題,西方導演比較容易“從慘劇中提煉出感動觀衆的內容”,而不是單純的“控訴”。“而在中國,國內導演在拍攝此類敏感題材時的顧慮會比較多,”楊擊說,“一方面他們會受到西方思維的影響,一方面又擔心國內民衆的可接受度。”他認爲,這導致了國內導演在觸及此類題材時不得不“小心謹慎”,而這也是國內文化傳播界有關“南京大屠殺”事件作品“走不遠”的問題之一。

  從“全人類的悲劇”的角度講述南京大屠殺

  “對于南京大屠殺問題的取證和資料收集,不能只是學者個人的行爲”,中國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日本問題專家周永生教授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猶太人在二戰結束後對納粹暴行的控訴從未停止,甚至超越了國際法對納粹頭目進行過激進的捕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奧斯維辛集中營大屠殺遺迹的發現更引發了世界的關注。而中國在抗日戰爭結束後立刻進入了國共內戰,美、日兩國出于政治利益的交好,以及東西方長期冷戰,影響了國際上對日本軍國主義戰爭罪責的追究和賠償,導致了對其審判中定性定案的不徹底性,爲日本右翼勢力歪曲否定曆史留下了隱患。

  周永生教授認爲,對“南京大屠殺”這段曆史的重視,不應僅僅是中國和日本兩個國家之間的事情。“這不應是中日兩國的口水戰”,而是“全人類的悲劇”,周永生教授介紹說,由南京大學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所所長張憲文教授主編、全國七十多位專家參與編纂的27卷《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出版後,意大利和俄羅斯的史學家相繼提出要參與研究,《紐約時報》、英國BBC等西方媒體多次來南京采訪。

  “對于這段曆史的爭論有必要也有意義”,讓更多的國際學者參與研究有助于讓全世界更好的了解這段曆史。周永生教授說,“曆史就是曆史,誰也不能扭曲,我們不是去鼓動民族矛盾,也不是去揭日本人的傷疤,也不是反日”,周永生教授同時表示,“爭論不是目的,我們要澄清這段曆史,就是還原曆史本來的面目,這應該是中日兩國學者的共識,中日兩國學者都要拋弃民族仇恨,踏踏實實地考尋曆史的真實。南京大屠殺是全人類的悲劇,人類不能重蹈覆轍,還原曆史是對在那段曆史中經曆苦難的先人們的交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