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美國總統大選前哨戰 能否改寫歷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11 11:13:03  


  中評社香港12月11日電/美國《世界日報》今天刊登社評說,美國總統大選要到明年11月才投票,但競選活動已經白熱化。愛阿華州的基層黨團會議將於明年1月3日舉行,距今不過三週。誰能取得“先聲奪人”的聲勢,對未來選情將有重大關係。本報4日起刊出“總統初選專題”,報導各路候選人全力衝刺的動向。同時也要從宏觀性觀察中,瞭解明年大選的特色,進一步體會到美國民主政治運作的新貌。

  競爭者特別踴躍,是2008年大選的特色之一。由於布什兩任期滿,依法不能競選;副總統錢尼早已聲明無意參選,所以沒有“現任”競選,形成開放之局。共和、民主兩黨各有八人出馬角逐黨內提名。競爭激烈,選情撲朔迷離。

  高學歷幾乎成為必要條件。共和黨八位參選者,六人有博士學位。民主黨八人中也有五位博士。其餘則至少也是碩士、學士。林肯式自學苦修式的人,出頭機會幾乎沒有了。

  社評表示,參選者的經歷都以民選公職為主。八位共和黨員有兩位聯邦參議員,三位眾議員,兩位州長和一位前市長。民主黨陣中,現任參議員佔了六席,再加一位眾議員和一位州長。每位參選人都有選戰的經驗,而不是在中央當過大官,或在地方當過領導,更不是靠上頭有人“提拔定案”。他們的政治資本,是過去得到的,以及明年可望贏得的選票。

  民主政治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選民的抉擇才是定案。事前誰也無法斷言某一候選人必然當選,一定要選票開出來才真正算數。因此,雖然民調天天出爐,但領先者不敢躊躇滿志,吊尾者也並不灰心。民意說了才算。

  明年大選是21世紀第一場大選,是可能創下若干新紀錄的選戰。選舉的結果,可能出現兩百多年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統(喜萊莉)、第一位非洲裔(歐巴瑪)、第一位西語裔(李察遜),或第一位摩門教徒(羅穆尼)。過去兩百多年來存在的“玻璃天花板”能否打破,美國政治前景會“變”到甚麼程度,都有待選民作出決定。所以2008大選特別有看頭。

  社評指出,布什政府治績毀譽不一,民主黨人摩拳擦掌要重入白宮。前第一夫人、現任參議員喜萊莉,在民調中大幅超前,募款之旺也領先群雄。她雖曾慨嘆“總統候選人仍是男童俱樂部”,但她已得到了“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好處,共和黨高層數月來已將喜萊莉定位為“假想敵”,認為她在民主黨全代會中必可脫穎而出。

  可是,近數週來,歐巴瑪異軍崛起,聲光日盛,喜萊莉感受威脅,兩人在不同場合互相攻擊。歐巴瑪的弱點是,他當選參議員不過兩年,未免太嫩。經驗不足。所以他反唇相譏,“經驗多”未必就好,看看錢尼和倫斯斐(前國防部長)就可以明白”。他並嘲諷喜萊莉,“柯林頓總統任內,她並不是財政部長”。

  有謀士建議,喜正歐副,配成一手強牌,豈不相得益彰,保證必勝?然而,在層層初選和黨大會之前,看不出有那樣配對的端倪。

  社評說,共和黨以執政黨地位,似乎守多於攻。他們以喜萊莉為假想敵,同時卻又相信她是“比較容易擊敗的對手”。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目前握有一馬當先的優勢,但他的問題也很多。

  選戰一步一步升級,每一步都離不開民意的考驗。真正投票日還在一年之後,選情千變萬化,日前的分析評估,祇能觀其大勢。不要說一年後的事,就是三週後的愛阿華選情,也仍有可能出乎意表的變化,等著瞧吧。

  民心如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當前熱門話題,非法移民如何處置,超過了要不要從伊拉克撤兵,要不要辦全民健保。議題的轉移顯示民意的多樣性,每一個參選人都必須善解民意。這也許正是民主政治吸引人的地方。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