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胡佛等挺身而出,令人有不勝今昔之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08 08:12:12  


  中評社香港12月8日電/幾位自戒嚴時代即著名的“自由派學者”,連署發表聲明,要求陳水扁對“曹興誠的提問”作出答覆(文刊十二月三日聯合報民意論壇)。

  台灣聯合報黑白集今日刊登文章說,這幾名學者,如胡佛、楊國樞、黃光國等,在戒嚴時代力倡民主“憲”政,可謂是當年政治啟蒙運動的先驅,對後來解除戒嚴有不可磨滅的功勞。如今,在解嚴二十年後,他們仍以退休教授的身分,向陳水扁闡述民主“憲”政的道理,教訓他如何做一個“中華民國的‘總統’”。

  文章指出,胡佛等人挺身而出,令人有不勝今昔之感。今日台灣的政治鬥爭,被扭曲成“台灣人/外省人”的鬥爭;但是,誰能抹殺胡佛、陶百川、沈君山等“外省人”在戒嚴時代,站在第一線,所倡導的民主“憲”政之爭?今日台灣的政治鬥爭,被挾持成“中華民國/台灣國”的鬥爭,但畢竟不論“中華民國”或“台灣國”,皆不能違反民主“憲”政及文明廉恥的基本標準!

  即以戒嚴時代的“胡(佛)楊(國樞)李(鴻禧)張(忠棟)四大寇”而言,當年無胡佛,即絕不可能有李鴻禧;同理,後來若無解嚴,李鴻禧之輩亦無可能變成台獨。今日胡佛等民主“憲”政之議道消,李鴻禧支持的台獨貪腐之勢道長;這究竟是胡李“憲”政信念的高下?或是李胡道德人格的消長?

  胡李等人皆被稱為“自由主義學者”。自由主義的基本架構是:堅持自由,絕不攀附包庇當權者。胡佛、黃光國等人的人格道德,在戒嚴時是“自由”的,在解嚴後也是“自由”的。但是,如李鴻禧與其子李俊俋,在戒嚴時代也許是“自由”的,到解嚴後卻反而“不自由”。

  
  戒嚴時的威武不能屈,是爭自由;解嚴後的富貴不能淫,更是真自由!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