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研修生告日本廠主強迫廉價勞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08 04:52:13  


  中評社溫哥華12月7日電/ 4名中國研修生星期五向日本法院提起訴訟,狀告接收他們的廠主強迫其非法勞動,要求經濟賠償。援助外國研修生的一個民間組織指出,問題的根源在於研修生制度已經變成提供廉價勞動力的市場。面對人口減少和高齡化社會的到來,日本政府應該制定接受外國勞動力的政策,改變目前外國研修生人權得不到保證的勞動環境。

  *被迫每天工作十小時以上*

  據VOA News報道,提起訴訟的是4名來自中國的研修生。共同社報導,利用技能研修實習制度來日實習的4名中國女性,星期五向日本熊本縣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接收他們的縫紉業主賠償未付工資以及精神賠償費在內一共3500萬日元,相當於234萬人民幣。

  訴狀中稱,這4名中國女性2006年來日以後,被安排到熊本縣天草市2家縫紉工廠實習,然而在禁止勞動的研修期間,他們被迫每天工作超過10個小時。進入技能實習階段以後,他們仍然從事長時間重體力勞動,但是得到只是生活費和加班費。其勞動報酬每小時只有250日元,這相當於日本普通計時工的四分之一。他們的護照和銀行存摺均被業主收管,業主還擅自提取了他們的存款。

  *研修生成為變相廉價勞動力*

  援助外國研修生的民間組織“外國研修生權利網路”事務局負責人鳥井一平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這4名中國女性的遭遇在外國研修生當中普遍,不過他們很少能站出來抵制。鳥井先生說:“由於他們的身份受到很多約束,使得他們很少能提起訴訟,把研修生制度的現狀公佈於眾。”

  目前外國研修生在日本提起訴訟的有4起案例。日本政府為了援助向發展中國家的技術轉讓,從1981年開始實施外國研修生制度。不過自1993年起,這一制度增添了技能實習內容,即經技術鑒定合格者可以在日本繼續逗留2年,許多中小企業利用這一制度來填補勞動力短缺。據悉,2005年日本接受的外國研修生達8萬3千人,其中近7成來自中國。

  外國研修生權利網路事務局負責人鳥井先生指出,外國研修生實際上已經成為變相廉價勞動力。鳥井先生說:“利用外國研修生制度的企業半數以上是中小企業,他們有技術,但是沒有經濟力,而且多半是日本人嫌棄的又髒又累,工資便宜的工種,只能靠外國廉價勞動力維持。”

  *政府應解決中小企業勞力短缺*

  日本社會開始關注研修生人權受到侵害的現狀和中小企業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有專家提出,面對人口減少和高齡社會的到來,日本政府應該制定接收外國單純勞動力的政策,而不是靠研修生制度應付局面。外國研修生權利網路通過外語熱線電話幫助求助的外國研修生,鼓勵他們通過法律途徑爭取人權保證和應得的權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