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西方總是找茬批評中國 日媒給評評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16 14:20:02  


中國崛起的路上,西方總是找茬批評中國。
  中評社香港11月16日電/日本時報網11月15日發表文章,題目是“中國遭受的猛烈批評”,作者是日本秋田國際大學副校長格雷戈裏·克拉克。文章認為,西方找茬批評中國沒有道理。文章摘要如下。

  二三十年以來,這個國家帶領全球近1/4的人口脫貧奔小康。中國的大批優質商品幫助西方經濟體免受通貨膨脹的困擾,提高了我們這些國家中產階級的生活水平。然而,由于按照美國進口商的具體要求生產的某些玩具的涂料存在問題,我們就感到大為不滿。

  西方指責中國污染空氣並貪婪地攫取全球資源。但是,當中國修建能生產2240萬千瓦清潔能源的三峽大壩時,盡管工程的恢弘程度令所有西方國家望塵莫及,西方媒體卻抓住始料未及的上遊山體滑坡的問題大做文章。那麼,中國是否不該修建大壩,而應該繼續依賴嚴重污染環境的煤炭能源,或者回到長江洪澇導致大批人口死亡的年代?

  中國去年開通了長1142公裏、最高海拔5000多米的青藏鐵路,居然也招致了非議,理由是漢族人將因此大批涌入西藏。那麼,藏族人是否應該永遠處于與世隔絕的落後狀態?

  中國的另一項罪責是沒有對發生在蘇丹達爾富爾和緬甸的“暴行”提出抗議。這也許是虛偽的,因為西方不僅沒有對發生在其他地區的暴行提出抗議,反而是這些暴行的制造者,在伊拉克、索馬裏和阿富汗都是如此。美國人曾在越南建立自由射擊區,導致村民在地洞裏一連生活數年。與他們相比,達爾富爾的賈賈威德民兵肯定相形見絀。

  如果我們像中國一樣,不對別國評頭論足,而是關注自己的事務,我們也許會過得更好。但是,主要的不滿在于中國不是民主國家。是否有人想過,如果中國改變現行的運作方式,那會是個什麼情形?

  第一個犧牲品就是獨生子女政策。該政策未來可能給中國帶來麻煩:人口迅速走向老齡化,男女比例失調,家庭觀念遭到削弱。但是,如果沒有這項政策,我們今天將面臨更加嚴重的全球污染和資源短缺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人為我們的福祉做出了犧牲。然而,沒有人對此領情。甚至連獨生子女政策都被斥為邪惡的獨裁主義措施。

  如今很少有人為此批評新加坡或日本,這兩個國家在早期發展階段都曾選擇一黨獨裁統治。中國的地方民主與比較負責的上層集體領導相結合的方式,完全可以成為其他許多苦苦掙扎的社會的一個榜樣。

  中國曾在1962年進攻印度嗎?看看歷史學家們長期以來的說法吧,那就是,是印度進攻中國然後中國予以了反擊。

  中國想接管臺灣?現在,幾乎整個世界都正式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最近對中國的批評似乎旨在削弱北京希望2008年奧運會給它帶來的讚譽。由于某種原因,英國人在這方面一直最孜孜不倦。為了證明北京仍實行獨裁,英國廣播公司最近不遺余力地證明,一名中文說得很糟糕的年輕記者未獲準進入北京戒備森嚴的中國領導人的住宅和辦公區。也許警衛還記得英國人上一次到來時所發生的事情———在鎮壓義和團運動的同時掠奪珍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