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國務院發表《中國的政黨制度》白皮書(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15 11:14:48  


 
  六、多黨合作制度與人民政協  

  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綫的組織,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民主黨派是人民政協的重要界別。在人民政協的組織構成中,民主黨派成員在各級政協委員、常務委員和政協領導成員中占有較大比例,在政協各專門委員會負責人和委員中,在政協機關中,均占有一定數量。如全國政協十届一次會議時,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擔任政協委員的有1343人,占委員總數的60%;擔任政協常委的有195人,占常委總數的65.2%;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有13人,占副主席總數的54.2%。在省、市、縣各級人民政協中,共有33.6萬名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擔任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在政協的各種會議上以本黨派名義發表意見,開展視察、提出提案、舉報、反映社情民意以及參與調查和檢查活動的權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民主黨派在人民政協中發揮作用,主要表現在: 

  ━━積極參與政治協商。各民主黨派充分運用人民政協的各種協商方式,對國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針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對各民主黨派參加人民政協工作的共同性事務、政協內部的重要事務以及有關愛國統一戰綫的其他重要問題,進行協商討論,提出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主要領導人每年元旦和全國政協全體會議期間都要同各民主黨派共商國是;擔任政協委員的民主黨派成員與其他政協委員一起列席人民代表大會的主要會議,參加國家重大問題的協商討論,就事關國計民生的大政方針和重大問題提出意見建議;政協的常務委員會會議、主席會議、秘書長會議、專門委員會會議內容不斷豐富,爲各民主黨派更加廣泛地參與政治協商創造了條件。近年來,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各民主黨派積極參加人民政協同政府有關部門進行的專題協商會,如2006年先後參加了以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爲主要議題的專題協商會,廣開言路,集思廣益,有力地促進了政府相關工作的開展。 

  ━━認真開展民主監督。各民主黨派運用政協視察、大會發言或以其他形式對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通過建議和批評進行監督。政協委員中的民主黨派成員還通過參加中共黨委和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的調查和檢查活動或應邀擔任司法機關和政府部門特邀監督人員等開展民主監督。1997年至2006年,各民主黨派中央在全國政協會議上作大會發言(包括書面發言)370餘次(份),內容涉及改革、發展、穩定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如加快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推行循環經濟發展、重視灾害的社會管理和加緊應急體系建設、維護和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强農村文化建設、保障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的投入、積極推進民辦教育、加强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堅决反對分裂和促進祖國統一、發展兩岸經貿交流等。民主黨派在人民政協的大會發言,充分體現了集體力量和智慧,他們運用政協大會的政治講壇,縱論國是,許多意見建議被采納。 

  ━━深入參政議政。參加人民政協的各民主黨派成員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中重要問題以及人民群衆普遍關心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通過調研報告、提案、建議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國共産黨和國家機關提出了大量的意見和建議。1990年至2006年,各民主黨派和民主黨派成員的政協委員,在全國政協會議上共提交提案2400餘件,如盡快就反分裂國家行爲立法、農村稅費改革、大力營造非公有制經濟良好發展環境、建立社保基金監督機制、創建中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等,其中許多提案得到采納實施,或促成了相關法律的制定,或成爲制定政策的重要參考依據。 
   
  七、多黨合作制度與現代化建設   

  各民主黨派堅持把促進發展作爲團結奮鬥的第一要務,緊緊圍繞國家的中心工作,認真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職能,積極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 

  ━━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各民主黨派積極參與國家方針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就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重大問題開展考察調研,提出政策性建議。這些年來,先後就三峽工程、耕地保護、兩岸“三通”、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青藏鐵路沿綫發展、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制定和實施“十一五”規劃等問題進行考察調研,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意見建議,受到高度重視,許多意見和建議被采納。各民主黨派地方組織也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問題開展考察調研;一些地方還采取了“中共黨委出題、民主黨派調研、政府采納、部門落實”的形式,有效地發揮了民主黨派的政策咨詢和智力咨詢作用。 

  ━━開展扶貧開發,興辦公益事業。各民主黨派充分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爲促進國家經濟社會、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積極開展活動,大力推動和實施智力支邊、光彩事業和“溫暖工程”等活動,開展職業培訓、興教辦學、捐資救灾、扶危濟困等公益事業,産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2003年抗擊非典鬥爭中,許多民主黨派成員奮戰在第一綫。由民主黨派倡導幷發起的扶助貧困群體的“溫暖工程”實施十多年來,已在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公益性培訓,近100萬人次的農民受益,30多萬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員得到了幫助;號召民主黨派成員回報社會的“思源工程”,2005年啓動以來捐資達3165萬元。2006年,各民主黨派中央組織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各類專家1270人次就智力支邊扶貧工作進行考察,爲貧困地區發展提出政策性建議144條,幫助落實扶貧經濟項目101個,引進各類項目資金和捐款近5億元,培訓各類技能型人才2.5萬人,建立希望小學210所。這些行動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反映社情民意,維護安定團結。各民主黨派充分發揮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好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爲中國共産黨各級黨委和各級政府的科學决策、民主决策服務。圍繞人民群衆普遍關注的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縮小貧富差距,建立健全醫保體系、解决看病難,推動國企改革、防止國有資産流失,打擊假冒僞劣、建設社會誠信,解决城市住房困難、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維護公平正義、扶持貧困群衆等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舉行專題研討,找出問題症結,提出解决和改進的辦法。努力推進民主監督,積極參加中國共産黨各級黨委和各級政府組織的反腐倡廉、財稅、物價、環保以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檢查工作。本著肝膽相照的精神,認真調查分析,對中國共産黨各級黨委和各級政府存在的問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斷提高監督的質量和水平。深入實際、深入基層,積極反映涉及各界群衆切身利益的問題,加强對各自成員和所聯系群衆的思想引導,做好溝通思想、理順情緒的工作,及時消除影響社會穩定的各種因素,爲促進社會和諧發揮了積極作用。 

  ━━加强對外聯系,開展交流交往。各民主黨派發揮聯系廣泛的重要特點,積極拓展與廣大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的聯系,推進經濟、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和人員往來,引進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幫助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好地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不斷擴大交流規模,不斷拓寬交流領域,不斷豐富交流內涵,通過學術交流、出訪、接待來訪等形式,加强與海外的交流聯系。 

  中國共産黨在與民主黨派團結奮鬥的同時,也與無黨派人士建立了親密的合作關系。無黨派人士是在中國革命的具體曆史條件下形成發展的,是指沒有參加任何黨派、對社會有積極貢獻和一定影響的人士,其主體是知識分子。無黨派人士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政協的重要界別,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曆史時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召開的曆次民主協商會、黨外人士座談會都有無黨派人士參加。長期以來,無黨派人士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切實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職能,深入開展考察調研,積極向中國共産黨和政府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意見和建議。中國共産黨支持無黨派人士在各級人大、政府、政協、司法機關中積極發揮作用。 

  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人物,其中7142人次獲全國性、國際性榮譽稱號和獎勵,九三學社中央原副主席、中國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的創始人王選就是其中杰出代表。“雜交水稻”之父、無黨派代表人士袁隆平首創了雜交水稻,爲解决中國糧食自給作出了重大貢獻。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是發展先進生産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結束語   

  中國多黨合作制度走過了58年的光輝曆程。實踐證明,作爲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多黨合作制度具有曆史的必然性、偉大的創造性和巨大的優越性。 

  當前,中國人民正滿懷信心地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鬥,努力建設一個富强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堅持和完善中國多黨合作制度,有利于促進社會生産力持續發展,實現社會全面進步;有利于更好地實現和發展人民民主,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利于保持國家政局穩定和社會安定團結,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隨著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日益發展,中國多黨合作制度也將不斷發展。堅持和完善這項基本政治制度,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同時要積極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有益成果,但絕不能照搬照抄別國政黨制度模式。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進程中,中國共産黨和各民主黨派一道創建和發展的中國多黨合作制度,將不斷鞏固完善幷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