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南都:官商勾結書記震怒 有心治吏難以問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13 12:18:11  


  中評社香港10月13日電/中國的礦難,到底能不能避免?南方都市報今天發表社論說,這話原本應是一個肯定句,但問號其實深入人心。

  社論指出,這個老問題,事實上已沉澱成某種灰暗難言的社會情緒,迫使公衆反複體驗而選擇適應,最終完成悲哀的脫敏。有此情形,貴州省委書記因礦難而起的震怒,仍然引人注目。在近日貴州納雍特大事故會議上,省委書記石宗源嚴厲斥責,“煤礦出了事,上面一追問下來,結果都是煤礦手續齊全,是合法的。我要問大家的是,這合法的手續,它究竟合不合理?合不合天理?”據新華社報道,石宗源的厲聲質問震動了整個會場。

  貴州此次特大礦難,共有35位礦工死亡。在大大小小持續不斷的礦難事故中,這起事故,既非空前,也難絕後,甚至說不上特別觸目驚心,不過,省委書記石宗源說,“煤礦出了事,煤礦老板自然是要依法受到追究和處理的。但我看來,僅僅處理煤礦老板是遠遠不够的,是誰發出去的證,誰就必須負這個責。”這番話,沒有官場問話慣常的雲山霧罩,亦不加地方主政常見的袒護之詞,而直指礦難背後的死結,質疑可能的權錢交易、官商勾結,地方要員如此直言問責,也屬難得一見。

  而難得一見,當然是難在這份高層官員的反躬自省上。礦難頻發,見得最多的,是各類官員痛斥無良礦主,誓言絕不姑息。但礦難成因,實際上一句權錢交易、瀆職失職,即深中肯綮。可以說,治不了礦難,不是因爲治不了無良嗜血的資本,而是治不了瀆職失職的官員。如果行監管之責的官員得不到監督,權力失去基本的制衡,官在礦難在,就是今日社會的鐵律。

  社論說,省委書記石宗源直言責問官商勾結、權錢交易,或有黨政要員整肅吏治、根除礦難的意志决心,也生出幾分敢言無忌、鐵面無私的官場氣象。不過,這一番作爲,于積弊深重的官場現實,又會有怎樣的成效和意義?學者郭巍青曾提出官場的問責困境,幷分析問責困境的根源,不在于個人素質或能力,而在于組織與制度邏輯,常産生“有組織的不負責任”。而在中國條件下,導致問責困境的根源之一,就是權力太大且高度集中。省委書記石宗源要問責,這重無形的問責困境,即使以黨政一把手的意志推行,又如何能有效破解?

  社論指出,政府的問責困境,還有更詳盡的數據論證。今年5月,最高檢瀆職侵權檢察廳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06年檢察機關立案偵查的629名職務犯罪嫌疑人,在法院已經作出的刑事判决中,判處免予刑事處罰和宣告緩刑的比例高達95.6%。這些涉嫌瀆職犯罪的人員,多集中在對安全生産負有監管職責的安監部門、礦區黨政機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煤炭工業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等,其中又以安監部門和礦區黨政機關的人員居多。免刑和緩刑率畸高至此,真正因爲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坐牢的官員,少到了令人不可思議的地步。

  有了如此背景,省委書記石宗源的敢言之勇,不免讓人生出更深切的憂慮。在基層公權懶散、監督無力的格局下,基層官員如何可能領受書記威嚴震怒的厲害,爲礦難頻仍的現實,擰緊政府監管的壓力閥?如果權力失衡現實依舊,基層官員兀自無動于衷,民衆則見慣了台上的進進出出,風雲色變,權當一時的個人表演,石書記的這番厲聲責問,又如何贏取民衆的期待和信任?如果書記震怒,也不過怒則怒矣,終究是令人尷尬的現實。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