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世界日報:西方金融制度仍存相當的失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07 10:06:18  


  中評社香港11月7日電/美國《世界日報》今天刊登社評說,十年前的亞洲金融風暴,差一點把亞洲淹沒,是被西方的資金淹沒,使西方的資本家,多一個經濟的殖民地;又是由於誤信西方的金融制度,因而被淹沒,究竟今日的亞洲,特別是華人,應不應當以西方的金融制度為師呢?

  社評說,全球最大的金融體系,第一是在美國,第二是在歐洲,第三是在日本,美國與歐洲,有同一個來源,日本則追隨其後,因此嚴格來說,是屬於同一個系統,有同一類運作,有同一個制度。台灣、香港與新加坡,在八年代開始起飛,變成亞洲四小龍中的三條泛中華小龍,到了九年代,是中國大陸的高飛,時至今日,一個大中華經濟圈已開始形成,已逐漸足與其他三大金融體系抗衡。這個第四大金融體系,血液是東方的,但外表是西方的,那麼這種西方的外貌,又應不應當繼續維持下去,或者需不需要加上東方的成分,甚至中國的特色?

  西方金融制度最大的特點,甚至最大的優點,是一種集資的方式,功能是把社會以內的閒資匯集起來,由有才能的人組織公司,進行生產,然後將生產所得,分給出資的人,慢慢將這種集資的方式制度化,變成上市公司,股分的多少,取決於出資的比例。但逐漸地,在西方的國家,往往出現吞併與壟斷的風氣,財閥由此形成,變成大鱷玩小鱷,小鱷欺凌小市民,形成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再者,大鱷是無國界的,往往控制了部分的亞洲公司。

  社評表示,跟著出現的是外匯及商品期貨市場,外匯市場的交易往往大大超越國際貿易的總額,商品的價格亦往往取決於炒賣的程度,而非供求的情況,參與對賭的人遠遠超過需要對沖的人。這種風氣就等於開外圍賭檔,慢慢變成一個超級國際賭場,如是資金流向那裡,那裡便興旺起來,資金若撤走,那裡便變一潭死水,是國際大鱷玩弄地方小鱷,地方小鱷再欺騙小市民的錢,結果資金進一步流入少數人的口袋,1997年泰國引發的金融風暴,便是最好的例子。中國大陸由於尚未開放金融,因此未受到衝擊。

  西方金融制度發展的高峰,是衍生工具的出現,這類的衍生工具,根本較少產生對沖作用,反而變成大鱷欺騙小市民的工具,因為小市民很難掌握到它的複雜性,與此同時,是基金經理的出現,他們以點擊率與燒資率作為營運的準則,誤導網站的經營者,因而造成浪費,甚至形成2000年科網泡沫的爆破,而基金經理人又成為金融制度中的新貴,其中不少更榮登美國四百富豪榜。

  社評指出,這就解釋了為何中國大陸只答允金融市場的逐步開放,而已經全面開放的台灣、香港及澳門,又應當提高警覺,防止歪風擴散。不過在大中華經濟圈內,另一種歪風卻仍然存在,就是家族經營與寡頭管治的傳統,最近在台灣開審的力霸弊案,便是最佳例子。寡頭的王又曾,透過姻親、友人、親信及屬下掛名負責人,先後主導成立集團內部人士慣稱的小公司,自1998年起,透過力霸、嘉食化、力華票券、友聯產險、中華商銀、亞太固網,將資金貸給小公司或為小公司發商業票據,購小公司發行的公司債等手法掏空公司資金,直接侵占集團營收現金或屬於公司款項,高達新台幣六百億元,這亦是台灣金融制度的缺陷,結果又是小市民受害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