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奇生產商“白色戀人”為填補缺貨,偽造虛假食用期限。 |
中評社香港10月29日電/日本產品向以製作嚴謹,予人高度信心而享譽國際,食物安全保障亦不例外,然而,日本食品生產商近年被揭發竄改食品和生產材料到期日,連番醜聞令人質疑日本食物質素未如理想,信心亮起紅燈。昔日老饕鍾情的新鮮海鮮壽司、優質雪花肥牛肉及製作精良的果子,統統令人先三思才敢吃。
日本素有烹飪講究、工廠一塵不染、環境衛生無懈可擊的美譽,可惜眾多虛假食品標簽醜聞已嚴重打擊良好形象。香港《文匯報》報道,在最新一宗醜聞,一間日本傳統果子生產商“赤福”,被揭發收集賣剩米餅,把餅內的豆沙餡“迴圈再用”,當作新貨出售。調查員又發現“赤福”長期誤導消費者,把保存在急凍櫃內的舊米餅運出去賣,打上去的所謂“生產”日期,實際上是解凍日期。
食物安全問題事件接踵而來,日本北部肉食加工生產商“Meat Hope”疑把豬肉、雞肉和牛肉混成免治雜肉,虛假標簽為免治純牛肉,傳媒指這做法至少已有廿年。另一間肉食加工生產商上周被指控以極低價錢購買老弱病雞,然後當優質的放養雞出售。
日人轉投本土貨中招
雖然日本未收到有人因此染病或食物中毒的報告,但那些食物生產商都受到當地媒體注視,向日本消費者發出警告。當日人憂慮別國的產品安全問題,轉投有品質信心的本土貨,以為日本出品較安全,當地食品製造業卻受到連番醜聞事件打擊,日人對本土貨的信心下跌。
食物安全醜聞不單在地區公司出現,日本頂級零食公司“不二家”本年2月也承認,用過期牛奶、忌廉和雞蛋生產忌廉泡芙,運銷全球。曲奇生產商“白色戀人”亦承認為填補缺貨,作虛假食用期限,下令回收產品。
減價戰逼小企行險著
分析員表示,日本食品工業持續出現減價戰,壓縮利潤,尤其小型公司,迫使他們出橫手競爭。他們又擔心醜聞會傷害日本食品的海外形象。瑞穗證券分析員說:“這是對有意拓展國際業務或增加海外銷路的食品公司一次沉重打擊。這些醜聞玷污日本品牌。”
厚生省表示,最近違法事件太明目張膽,並指這是道德問題,難以監管,或需考慮增加刑罰。傳媒最近揭發日本人喜愛的壽司、雪花牛肉及魚翅的真偽和安全,一些平價壽司店經常用平價食品代替鰻魚和加吉魚,例如用埃及尼羅羅非魚代替加吉魚。
其他被傳媒揭發造假的,包括用動物膠當魚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