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軍明年重點發展不對稱戰力 圖以弱擊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17 11:36:42  


台灣自研雄風-3超音速反艦導彈。(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0月17日電/國際先驅導報文章稱,據台灣媒體報道,10月8日,台“國防部長”李天羽到“立法院”做“國防部業務報告”時聲稱,面對解放軍持續增長的軍力,台軍必須確保在“質”的方面獲得提升。因此,台“國防部”規劃在2008年積極發展“不對稱作戰能力”,以便建立起有效的嚇阻戰力。

  雙管齊下 提高殺傷力

  台軍認爲,台灣所處的地理位置使其作戰縱深淺、預警時間短。而且與解放軍相比,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作戰持久力上,台軍均處于劣勢。因此只有致力于“强化和提升聯合作戰整體戰力”,采取“不對稱”的作戰方式,才有可能在台海戰事之間占得上風。

  李天羽在“報告”中表示,台軍在2008年將首先從指揮戰、網絡戰、電子戰、心理戰、情報戰等“不對稱作戰”的“軟殺傷”方面著手加强能力建設。在指揮戰方面,台軍將加快台軍武器裝備平台之間及其與作戰指揮中心的互聯互通,同時强化台軍各級聯合作戰指揮機制的效能,减少指揮環節,實現“指揮層級扁平化”。在網絡戰與電子站方面,一方面利用島內民間的電子科技優勢,研發新型計算機病毒、電子幹擾或電子攻擊武器等,强化網絡戰與電子戰攻擊能力,彌補台在新武器發展方面的不足,同時加强對自身系統的安全防護。

  除了軟的一手外,台軍還將加大對所謂“下一代高精准武器”的投入力度,圖謀打造“不對稱作戰的硬殺傷武器”。據台媒體報道,台“國防部”2008年度用于高新武器裝備研發和引進的預算達1267億元新台幣(4元新台幣約合1元人民幣),較2007年增加了399億元,其采購重點集中在能提升“不對稱”戰力的武器裝備,主要包括美國的“鋪路爪”遠端預警雷達、“愛國者3”導彈、P-3C反潜機等。

  擴充“部隊” 圖“决戰境外”

  台軍還非常重視“不對稱作戰”部隊的建設。根據台軍“精進案”規劃,台軍總兵力到2008年底將裁减至27.5萬人,而爲了應對“斬首”、“襲擾”等“不對稱作戰”樣式,台軍特戰部隊兵力却從2006年的5000人,增加到2007年的6000餘人,幷且還將繼續擴編。

  據島內媒體披露,目前台軍共有19支特戰部隊,他們不僅定期邀請美軍教官前來指導觀摩訓練,還成建制地前往美軍的特戰基地進行協同演習。

  按照台近年來推出的“拒敵境外”及“先發制人”軍事戰略,台將其視爲一種“關鍵嚇阻戰力”,揚言將在必要時派遣這些“不對稱作戰”的“拳頭”部隊潜入大陸沿海地區,攻擊大陸的指揮系統、導彈陣地、機場和港口,“以打亂解放軍的進攻節奏”,“癱瘓大陸對台發動戰爭的能力”。

  頻繁演練 不對稱戰法

  據台媒體報道,台軍今年已舉行各類聯合演習訓練活動40餘次。在這些演習中,台軍按照“爲實戰而訓練”原則,臆測解放軍可能的“不對稱”攻台戰術戰法,設定訓練目標與訓練標准。在今年的“漢光23”號演習中,台軍加大了城鄉守備等“不對稱作戰”演練內容。台“國防部”提前向部隊編印下發“伊拉克城鎮巷戰”與“車臣不對稱戰爭”等手册,介紹美軍在城鎮巷戰、游擊戰、圍剿戰以及狙擊遲滯戰例中的經驗教訓,爲台軍演練“不對稱作戰”提供參考。

  李天羽表示,在明年4至7月進行的“漢光24”號演習中,將繼續演練“不對稱作戰”內容,對今年演習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改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