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大公報:“決議文”導致兩岸關係模糊地帶喪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04 08:54:15  


  中評社香港10月4日電/香港大公報今日刊文稱,“正常國家決議文”的出籠,必然對台灣的政治走向和兩岸關係產生很大負面影響:一是“台獨”主張開始理論化、體系化;二是兩岸關係的模糊地帶完全喪失;三是島內“務實派”的政治空間被壓縮;四是以“台灣主體性”限制兩岸交流,將成為民進黨的長期政策主張。

  民進黨為了加緊推動“台獨”,9月30日,召開了有300多位代表出席的“全代會”,正式通過了經過從5月份開始起草,與黨內激烈鬥爭、多次修改形成產生的“正常國家決議文”,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主張早日完成“台灣正名”、制定“新憲法”、在適當時機舉行“公民投票”,以彰顯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並以此作為民進黨的目標。

  文章指出,新版“正常國家決議文”內容的主要實質內涵和特點是:

  一、新版“正常國家決議文”,本質上是民進黨的“台獨建國”政治綱領,是“台獨”告白書、宣戰書。新版“正常國家決議文”,首先開宗明義、歪曲事實、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地宣稱,“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與中國互不隸屬、互不治理。但中國國民黨威權與中國霸權的內外挑戰,形成當前台灣國家正常化五大威脅”:

  (1)以“一個中國原則”和“反分裂國家法”片面改變台海現狀,造成“國際關係不正常”;(2)台灣至今仍延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造成“憲政體制不正常”;(3)外來威權統治殘留的教育文化迷思,造成“國家認同不正常”;(4)破壞社會團結,造成“社會公義不正常”;(5)中國國民黨長期擁有龐大不當黨產,助長賄選文化、破壞民主,造成“政黨競爭不正常”。面對當前“五大威脅”,民進黨應在“台獨”黨綱與“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正常國家決議文”,積極推動正名、“制憲”、加入聯合國,落實轉型正義與建立台灣主體性等作為,以實現“台灣為正常國家”。

  對中國“和統”極有害

  文章指,新版“正常國家決議文”徹底拋棄了過去“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務實台獨”路線,而採取激進的“台獨”路線,不再默認“中華民國”,不再將“公投”局限於“防禦性”目的。在文字上以“早日完成台灣正名、制定新憲法”描述,避開敏感的改“國號”字眼。“正名制憲”、“獨立公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成為民進黨的“台獨”基本主張。今後無論是民進黨的哪個政治人物上台執政,都必須按照“正常國家決議文”行事,而不能擅自回歸中間路線,甚至拋棄“台獨”路線。

  “正常國家決議文”的出籠,是台灣政治和兩岸關係的一個重要事件,必然對台灣的政治走向和兩岸關係產生很大負面影響:一是“台獨”主張開始理論化、體系化;二是兩岸關係的模糊地帶完全喪失;三是島內“務實派”的政治空間被壓縮;四是以“台灣主體性”限制兩岸交流,將成為民進黨的長期政策主張。總之,“正常國家決議文”,對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是極為有害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