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潘岳:是時候告別“環保風暴”,尋找新路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14 08:51:27  



  《第一財經日報》:“流域限批”的第一階段已結束。環保總局日前還公佈了首批“解限”名單。讓人擔心的是,解除限批後,那些治污設施會不會真正運營?新上的項目會不會履行環保承諾?

  潘岳:4年以來,媒體把環保總局的執法行動稱作“風暴”。這個名字很浪漫,但現實卻是一場沒有絲毫浪漫色彩的、漫長而艱辛的拉鋸戰。從第一次關停沒有做環評的30家特大項目開始,到第二次松花江事件後對大江大河流域的化工業佈局排查;到第三次今年初的以遏制二氧化硫排放為目的的區域限批;再到今年夏天太湖藍藻之後的流域限批。每一次,“風暴”其實都是跟在突發事件和被動形勢後面的“亡羊補牢”;每一次,“風暴”都未能如願變成常規性制度固定下來;每一次,“風暴”能改變的都遠遠不如人們期待的多。

  是該告別“風暴”尋找新路的時候了。什麼是新路?是制度建設。在環保復位的過程中,“風暴”是必需的,因為它的強勢,才能夠在錯綜複雜的利益格局中重新建立環保的權威;但“風暴”再強,也還是傳統的行政手段,沒有改變現有的遊戲規則。我們需要的,是更長久、更富全局性的解決方案。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經反覆協調,“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訂草案”終於出臺了;環保總局前不久又和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推出了“綠色信貸”,環保第一次在宏觀經濟調控手段中成為一個“關鍵詞”。

  這只是開始。下一步,將聯合財政部開展環境財稅政策、生態補償政策等課題的研究和試點;將聯合證監會,對上市公司進行環保核查,評價其環境績效;將聯合保監會,在環境事故高發的企業和區域推行環境污染責任險;將聯合商務部,限制不履行環保責任的企業產品出口。

  《第一財經日報》:建設制度比刮“環保風暴”是不是更難?

  潘岳:制度建設比“風暴”更為艱辛。在“花瓶”和“令箭”之間,在不同部門、地方和行業的利益衝突之間,在人們過高的期望和可能不那麼完美的結果之間,亦有夭折的可能。我們不是天真的樂觀主義者,因為遭遇過挫折與失敗,所以深知接下來的這段路,需要更多的冷靜和堅忍。

  如果短期內無法完成這樣巨大的調整,那麼設立一套對官員的環境考核和問責制度,就是次優選擇。對於環保部門自己來說,目前急需環境執法和監測系統的垂直運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