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導彈部隊開拓者向守志:爲導彈事業改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13 15:08:18  


1961年,西安炮兵學校校長向守志將軍(二排左三)在聽教員講課。
  向守志,四川宣漢縣人,1917年11月生,1934年參加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副連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1團副連長、連長、營長、副團長,太行軍區第10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太行軍區第1支隊副支隊長,太行軍區獨立第2旅旅長,晋冀魯豫野戰軍第9縱隊第26旅旅長,第二野戰軍第15軍44師師長兼政委。新中國成立後,任師長,軍參謀長,軍長,炮兵技術學院院長,炮兵副司令員,第二炮兵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中共第12届中央委員。1987年被選爲中顧委委員。

  記者日前拜訪南京軍區原司令員向守志,得知他原名“守芝”,因爲立志我軍的導彈部隊建設,改名爲“守志”。其心系國家安危的志向和建樹,令人肅然起敬。 

  實現零的突破,一個培養導彈武器人才的搖籃的夢想變爲現實 

  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决定建立中國獨立的核反擊力量,以打破帝國主義的核壟斷、核訛詐和核威脅,防禦外敵侵略,維護世界和平。爲此,組建戰略導彈部隊的工作拉開了序幕。 

  “治軍先治校”,我軍第一所培訓戰略導彈幹部的學院——第二炮兵工程學院的前身西安炮兵學校在古城西安應運而生。 

  1960年6月,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簽發命令:任命陸軍第15軍軍長向守志爲西安炮兵學校校長。學校初創時期,最大的困難莫過于“三材”匱乏。向守志把學校訓練部長武庚梅請到辦公室,要他們安排組織曾跟蘇軍顧問學過導彈專業的教員一邊整理筆記,一邊編寫專業教材。基礎教材則向國內有關大學的教授、專家尋求幫助。兩年下來,共編寫導彈專業和各類基礎課教材近百種,收集有關資料4萬餘册。與此同時,解决器材匱乏的問題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向守志在戰爭年代結識了許多生死與共的戰友。解放以後,這些老戰友分別在中央機關、省、市和軍隊里擔任重要職務。他利用這些老關系,給學校爭取添置了許多教學保障器材。接著,向守志又帶領教職員工建起了操作大樓。學員可以在大樓里直接進行導彈操作訓練,白天在里邊操作,外面的人一點也看不見。當時,學校對保密工作要求極嚴,學習材料和資料一律不准帶進宿舍,下課時統一送交保密室,由保密員蓋章簽收。由于內部築起了堅强防綫,當地老百姓都以爲這里只是一般的普通炮兵學校。在向守志和黨委“一班人”的帶領下,靠著自力更生和艱苦奮鬥的精神,終于實現了零的突破,一個培養高精尖導彈武器人才的搖籃的夢想,終于變爲現實。

  有了總理給的尚方寶劍,就什麽事都好辦了 

  建校初期,這所中國軍隊的重要學府竟然沒有一名教授,人才匱乏制約了學校的發展。此時,總參謀長羅瑞卿大將來學校觀看導彈操作表演。表演十分成功,羅總長非常滿意。他對向守志說:“你們有什麽問題需要總參解决的,盡管提出來。”向守志說:第一個問題是學校改名問題。我們這所學校是培養掌握使用導彈工程師、技師及初級指揮員的,平時用學校的名義,對外聯系教學和工作很不方便。能否將“學校”改爲“學院”?羅總長當即表示同意,便一錘定音。1963年2月1日,總參謀部下發文件,將學校改名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技術學院”,向守志任院長兼學院科學研究委員會主任。第二、教員隊伍建設問題。教學人才匱乏一直是我們的心病。我們擬制了一份“拔青苗計劃”,想從全國名牌大學挑選一些比較優秀的青年教師和三好學生,選拔到我校進行一至兩年的專業訓練,然後再留校當教員。另外,請允許我們到北京的理工科院校挑選一批立志獻身國防事業的教授、講師,充實到一綫教員隊伍。 

  “這個想法很好。”羅總長聽了後直點頭。說:“不過,此事涉及國家高教部,等我回京向周總理報告後再答複你們。”在送羅總長從西安回京的飛機場上,向守志向總長匯報:我已改名“守芝”爲“守志”,立志爲我軍的導彈事業做貢獻。羅總長聽了高興地說:“改得好!”不久,羅總長從北京打來電話:“總理同意‘拔青苗計劃’,幷專門囑咐高教部,要挑最好的人才給你們。”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