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張智新:反制“入聯公投”需策略智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10 11:49:53  


  中評社香港9月10日電/《文匯報》今天刊登首都經貿大學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張智新的文章指出,儘管“入聯公投”鬧劇既受到大陸嚴詞警告和國際社會的抵制,更面對美國日趨升級的批評和空前嚴厲的敲打,陳水扁仍然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不僅不遺餘力地在島內加強文宣攻勢,自己近日更是在島內到處推銷,聲稱他這次“玩真的”。與此同時,國民黨方面也不遺餘力地推動所謂“返聯公投”案。 

  中國大陸如何評判和定位台灣當局發出的這一球,並據此做出正確應對,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選戰伎倆路人皆知 

  文章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14次被輕易挫敗的“返聯”鬧劇不同,這次由陳水扁當局發起的“入聯”行動有幾個新特點:一是公開謀求以“台灣”作為“主權國家”名義,而非“中華民國”名義加入聯合國,並聲稱此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沒有衝突;二是要害在“公投”而不在“入聯”;三是國民黨也罕見地隨“扁”起舞,提出所謂“返聯公投”案。 

  “入聯”不是新玩意,“公投”也並非新花招,陳水扁再度玩弄的目的,可謂路人皆知:一方面,轉移民眾對其貪腐無能的視線,掩蓋殘餘任期跛腳無為的真相,與李登輝等爭奪“台獨”教父第一把交椅;另一方面,主導選舉議題,顯示黨內強勢,確保選戰勝利,保證未來安全。 

  眾所周知,台灣“入聯”自然毫無指望,陳水扁的如意算盤,無非是用“公投”操弄、蠱惑民意,並借機挑釁並激怒大陸,再度引起民眾悲情,重演當年大選獲勝的故技。 

  應對需要策略智慧 

  文章表示,陳水扁的企圖和伎倆雖然容易識破,但如何加以應對卻並非易事。對於大陸來說,結合過去反“台獨”的經驗教訓,對於反制此次“入聯公投”鬧劇,至少需有如下幾點策略考量。 

  一曰借力制獨、敲山震虎。儘管在戰略上堅持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但對於同台灣問題有深刻關聯的美、日等國,大陸及時通過溝通渠道向其宣示原則立場,既表明自己的耐心和誠意,更重申反對“台獨”分裂活動的決心。此次美方多次公開批評“入聯公投”,指明其“台獨”本質,明確對其反對態度,既使得附和發起“返聯公投”的國民黨內發生分化,又對陳水扁形成較大壓力,還逼迫謝長廷在此問題上更加小心謹慎,可見其正面效應已開始顯現。而俄羅斯等國也公開出面批評,同時在國際範圍內形成一定反“台獨”聲勢。可見今後借力制獨的策略應該可以繼續採用,當然,“借力”也須謹防形成“外力依賴”,大陸在宣傳上應該適度引導。 

  二曰在輿論反制上外緊內鬆,在反“台獨”鬥爭準備上則內緊外鬆。反對“入聯公投”的宣傳攻勢,重心應該在島內和海外,國內輿論則切忌渲染,否則激起民眾及官方內部解決台灣問題的急躁情緒,那就是自亂陣腳了。當然,在應對陳水扁當局鋌而走險的鬥爭準備上,內部無疑應該緊張有序,對外則必須適當放鬆。 

  三曰心態上超然自信,節奏上張弛有度。超然自信,就是儘管寄希望於台灣民眾的方針不變,但對於其選戰等敏感問題可以適度超然,不急於表態,也不塗黑抹紅,對於陳水扁上躥下跳的小丑式表演有時可以一笑置之,不隨扁起舞、不輕易被扁激怒的定力必須要有。張弛有度,就是應該注意反制節奏,顯示決心、批判施壓和釋放善意要循環使用,不可在某個方面一味緊拉滿弓。 

  經過多年來反“台獨”鬥爭的歷練,大陸應該深刻體會到其複雜多變,唯有耐心、理智、冷靜,外加高超的策略與超常的智慧,才能既堅持原則、保證主動,又能把握火候、隨機應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