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式新選戰→直銷自己 口碑正在鄰里間流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08 16:05:32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前左二)五日到左營拜訪“旅美球星”王建民的岳母陳月梅(前右二),還與民眾一起看球賽轉播,為王建民加油打氣。
  中評社香港9月8日電/“連選‘總統’都可以不花錢,‘立委’選舉說不定也有空間!”‘立委’羅世雄對馬英九long stay加home stay效果的體悟,點出了馬式新選戰在勝負以外更深遠的意涵:當台灣民主走到了割喉戰的瓶頸,政治還有沒有蛻變的機會?

  擺脫傳統 不走“代理”路線

  聯合晚報特稿文章說,如果以“直銷”形容馬英九的long stay加home stay,傳統選戰無異就是走“代理商”路線。體育場、群眾、遊覽車、旗海與便當,幾乎已成台灣選戰特定的圖像,而每個元素都代表龐大的選舉支出。

  但隨著人民對政治愈來愈冷淡,要創造起碼的聲勢,“走路工”、“動員費”也愈飆愈高,選舉花費如何回收?讓原本黑暗的政治陷入更黑暗的深淵;糟的是造勢場的聲勢和是否當選也愈來愈不相關,場子散了、椿腳回家了,選民要不要投給候選人一票,則是另一回事!

  不少人認為,台灣人民對政治最後一絲的熱情,已在紅衫軍被玩爛後成絕響。但馬英九的直銷選戰,讓人看到一絲新希望;long stay使馬英九有時間耕耘各個中小型的專業團體,出席者要的是政策不是動員費;home stay更是“吃人家的睡人家的”,馬英九只付出了“原鄉精神”、“青春鐵馬單車行”兩本書當伴手禮,對方卻甘之如飴。

  對候選人更重要的是,面對全台上千萬選民,打“直銷”選戰雖像是“愚公移山”,但效果卻會發酵。馬英九的政策在媒體地方版見得比中央版多,代表夠“在地”到能引起地方討論;“馬英九昨晚住恁家”、“我前晚和馬英九開講一點鐘”,在馬英九離開後,民眾近距離觀察馬,“口碑”也將在鄰里間流傳,就算不能一次扭轉印象,再聽地下電台打馬時,也會多了點批判。

  中間路線 一場實驗性選戰

  但“直銷”也不是沒有風險,馬英九“直銷”對象鎖定中間和淺綠選民,前者對政治本已冷淡,後者要轉向內心難免有掙扎,尤其當選戰後期藍綠對立愈嚴重,綠營再為馬戴上“大中國意識”的紅帽,馬英九走中間直銷路線的努力,也可能淪為深藍淺綠兩頭落空。馬英九的新選戰,不只對“總統”大選、對台灣的民主政治都頗具實驗性,到底選民能不能接受?對政治人和納稅人勢必都有啟示。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