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西方媒體解讀聯合軍演背景下中俄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30 16:55:07  



  ◎ 中美俄戰略博弈

  除了“華約再現”、“中俄結成軍事同盟”這樣的冷戰式解讀之外,西方國家也有許多專家和評論界人士基於地緣政治,從大國戰略的角度出發對“和平使命-2007”聯合軍演做出了具有現實意義的解讀。比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俄羅斯問題專家吉爾伯特﹒羅茲曼教授在接受《華盛頓觀察》周刊記者採訪時就說到,此次軍演的真正意義在於中、美、俄在中亞,乃至世界領導舞台上的一場戰略博弈。雖然他也承認“‘和平使命2007’軍事演習是上合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全體成員國共同參與的聯合反恐演習。演習的總人數將達到6500人,中方將首次出動空軍戰鬥群加盟,在陸、海、空戰場與俄軍協同作戰,軍事意義格外重大。它代表了中俄之間更加緊密的軍事合作。”但同時,羅茲曼認為,中亞地區並沒有有十分嚴重的恐怖主義問題。中俄的軍事合作更大的意義在於戰略與外交,在平衡美歐的國際影響力。

  美國亞太安全研究中心教授莫漢﹒馬力克則向《華盛頓觀察》周刊透露了他的看法。他認為,1996年中國啟動上合的前身上海五國組織時,是為了解決與中亞地區前蘇聯國家之間的邊界問題,漸漸地,這個組織演變成為一個反恐、防御、能源和經濟合作體系。在莫斯科的國際影響力還未恢復雄風時,北京將上合視作其投射影響力,爭取地區盟友的平台。一方面,中國通過上合的模式舖墊了針對新疆地區不穩定因素的緩沖器,更重要的是,上合組織抵制了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勢力擴張。同時,中國植入了成功的經濟發展經驗,為中亞扶貧帶來了異於西方的新思路。馬力克顯然傾向於認為中俄之間不會結成牢固的軍事同盟來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因為“中國與俄羅斯展示軍事實力的目的不同,它似乎更願意在上合的地區合作中發揮“軟實力”。近年來,中國越來越依賴多邊國際組織來應對美國的全球勢力擴張,在亞洲讓日本、台灣和印度都顯得有些邊緣化了。中國更傾向於讓其對外政策和日程表在地區和全球組織中得到認可。”

  ◎ 美國的應對──大中亞戰略

  不管是中俄結成軍事同盟也好,還是三個大國之間的戰略博弈也罷,學界和媒體的解讀多種多樣。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美國對中俄聯合軍演乃至中亞、亞洲的形勢投入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並且已經有了明確的應對決策。

  馬力克說:“2005年的‘和平使命’軍演掀起了一片擔憂,因為其軍演地點設在太平洋,離日本很近。但是這一次定在中亞地區的‘和平使命’不應該成為美國及其盟友的主要關切對象。當然,身處南亞的印度和太平洋對岸的美國都會緊密觀察軍演的進程。雖然上合聲稱其絕對不做‘東方的北約’,但仍有一些人相信,其安全議程和聯合軍演在暗示著這一走向,”馬力克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說,在美國滲透中亞的時候,華盛頓和其它國際力量正警惕地觀察中國的地緣政治發展。另一方面,上合近來雖然合作緊密,聯合軍演頻繁,但是很多中亞國家仍然視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存在為未來平衡中俄的一道保險。(來源:《國際展望》雜誌2007年第16期封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