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俄羅斯頻頻主動出擊 軍事新動作不改大格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27 09:57:12  


8月17日,英國皇家空軍“台風F2”噴氣式戰鬥機(下)在大西洋北部上空攔截俄羅斯一架“熊-H”戰略轟炸機(上)。
  近來,俄羅斯采取了一系列彰顯軍力的動作,引起國際輿論密切關注。繼8月17日俄空軍正式恢複中斷15年之久的遠程戰略轟炸機例行戰鬥值班飛行後,俄海軍現存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元帥”號也于19日恢複執勤狀態。此前,携帶有巡航導彈的俄遠程戰略轟炸機曾接近美國阿拉斯加地區進行訓練,俄美飛行員在美軍關島海軍基地附近空中“對峙”,俄空軍還在北極上空展開爲期5天的軍事演習,等等。 

  “冷戰”時期,人們對蘇美等國戰機相互跟踪、攔截幷不陌生,然而,15年後,俄美“舊戲”重演,就難免要引起特別的關注了。按照俄總統普京的說法,俄自1992年單方面停止戰略轟炸機例行戰鬥值班飛行以來,幷非所有國家都效仿俄羅斯采取相應舉措,這對俄國家安全構成了一定的威脅。顯然,對于俄羅斯來說,尋求與美國的戰略平衡至關重要,而俄軍近來打出的這套“組合拳”,在顯示其軍事實力的同時,也反映出俄美關系降到了“冷戰”結束以來的最低點。 

  俄美關系近年來一直在困境中徘徊。在北約東擴步伐加快、美國不斷擠壓俄戰略生存空間的背景下,布什政府决意要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這成爲俄美關系陷入低穀的重要原因。俄羅斯方面認爲,美國爲謀求世界霸主地位,不斷擴大在俄傳統勢力範圍內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影響,使俄國家安全近期面臨“最現實的威脅”。俄羅斯不久前提出,俄美共同使用俄軍在阿塞拜疆的雷達站,幷讓更多的歐洲國家參與導彈防禦合作,但這一建議沒有得到美國的積極回應。俄于是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一系列“非對稱行動”,包括暫停執行《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威脅退出中導條約,重新在本土部署能覆蓋西歐的中程導彈,宣稱必要時摧毀東歐的導彈防禦系統等,這些措施也正是俄對美國戰略擠壓的强勢反應。 

  實際上,俄羅斯采取的一系列軍事動作,也是其重振軍威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普京總統年初簽署的一項耗資高達5萬億盧布(約合1900億美元)的軍隊建設計劃,俄軍將對武器裝備進行全面改造,包括加緊研制和建造第五代新型防空導彈系統、新一代戰略轟炸機及新型航空母艦,幷計劃在未來2至3年爲“白楊—M”導彈系統配備新的分導彈頭和能够突破導彈防禦系統的裝置。由于近年來經濟持續强勁增長,俄羅斯已進入世界經濟快速發展國家行列,俄政府甚至已確定2020年成爲世界經濟五强的目標,利好的經濟形勢無疑爲俄大幅提升軍隊實力提供了强有力的財政支撑。 

  當前,俄美關系進入“冷淡期”已是不爭的事實。俄羅斯近來在軍事上采取的主動出擊行爲,使困境中的兩國關系更是雪上加霜。但當前雙方的對立程度與“冷戰”時期相比,仍然有相當大的不同。俄美兩國從各自戰略利益考慮,也都不願回到“冷戰”時期。因此,雙方關系今後仍將繼續維持既合作又鬥爭的大格局。(來源:人民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