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將拋售美元”傳言出籠真相(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17 10:09:36  



  “假新聞”出台始末

  面對巨大的“蝴蝶效應”,文中提到的兩位中國學者對英報文章反應一致:斷章取義,危言聳聽。

  “他沒有採訪過我,也沒有認真閱讀我的文章,你們看看我的原文,自然能辨別出來(是否斷章取義)。”何帆告訴《國際先驅導報》。而他所說的原文,指的是8月7日發表在《中國日報》評論版上的文章,該文標題是《長期的人民幣改革利於中國和美國》(Long-term RMB reform benefits China and US)。用何帆的同事、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博士張明的話說,何帆在文中不過是說:“中國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美元資產,佔據了美國國債總量中一個相當可觀的份額,中國對保持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貢獻很大。”“沒想到這一中性言論居然被人為地賦予了意識形態的火藥味。”張明在一篇評論文章中表示。

  另一位中國學者夏斌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則表示,自己4月份的確曾提出過“將拋售美國國債作為經濟談判的籌碼”,但卻被《每日電訊報》“加工”成了一篇“危言聳聽”的文章。

  面對《國際先驅導報》的提問,普裏查德首先選擇了推卸責任:“我們的文章是基於紐約梅隆銀行給客戶的一個報告,你們真正需要找的人是西蒙·德里克(Simon Derrick),是他寫了這份報告,我只是那個寫下他所說的話的記者。”

  這個解釋,在其文章中幾乎找不到痕跡,除了後半部分西蒙·德里克的百字左右直接引語外。相反,倒是中國兩位學者的話佔了5個自然段之多。

   普裏查德就這樣“將兩條被單獨報道的引述連接到了一起”,同時加了“一個有力的註釋”。這樣“加工”出來的文章,8月8日出現在《每日電訊報》網站上。編輯為文章配的圖片顯然“獨具匠心”:一隻黃皮膚的手緊緊攥著美元,“中國威脅美元”的暗示充斥其間,意味深長。 

  而對於矛盾中的另一個焦點問題,即將中國兩位學者定義為官員,普裏查德認為是中國和西方定義不同。所以,“我再聲明一次,我不道歉”。

  作者之前亦曾“唱衰中國”

  然而,沒有採訪當事人,僅僅通過資料和引用別人的話就拼湊成一篇文章,這難道應該是負責任的國際媒體報道新聞的態度嗎?

  “我們只能說他的組合方式也許還需要糾正和改進。”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只要他的動機不是刻意地作為一個謠言或者陰謀的話,該方法應該屬於一種正常新聞報道的主觀判斷,只是這樣的判斷“有時可能有效,有時可能無效”。

  這一次判斷,至少眼下已被證明“無效”了。

  作為《每日電訊報》的一名記者,普裏查德之前也曾在文章中提到過中國話題。本報在他的部落格上發現了一篇7月12日發表的博文,其中的調子看上去對中國充滿異見。文章主要論述“美元是否會崩潰”,在提到中國時,以“信貸被引向政治目的”等為例,稱中國當前的繁榮充滿危機,並作出“任何時候中國都不會引領世界經濟”的判斷。

  “聳人聽聞,不負責任地唱衰中國,是部分外國媒體的慣用招數,然後還能找出種種理由為自己辯解。”另一位中國媒體研究人員的表態,或許為我們認識該事件提供了另一個角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