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上合軍演 俄軍13雌鹿攻擊直升機低空亮絕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09 16:17:16  


俄羅斯米-24武裝直升機升空准備對武裝分子實施導彈打擊。
  據俄媒體報道,在“和平使命-2007”的切巴爾庫爾反恐演習場上空,俄軍將出動13架米-24武裝直升機參加對地面反恐力量的支援,攻擊“恐怖分子”的據點。由于這是米-24機群在上合組織軍演中首次出現,因而引起國際媒體的關注。 

  世間有些事情的發展會與人的意願開玩笑。就拿米-24來說吧,它剛出世時,北約的直升機專家們自作聰明地給它起了個綽號叫“雌鹿”(Hind)。按說,在哺乳類鹿科動物中,除北極圈附近的馴鹿外,絕大多數鹿如馬鹿、梅花鹿、駝鹿等的雌性都是不長角的。無角的雌鹿缺乏攻擊和自衛武器,遇敵只能以逃求生。北約專家用“雌鹿”給米-24命名,明顯地表現了對這種直升機作戰能力的輕視。然而,“雌鹿”的戰場表現和發展史却讓北約的命名專家們汗顔。 

  米-24“雌鹿”由莫斯科米里設計局研制,1973年裝備部隊,比美國AH-1“眼鏡蛇”服役時間晚了幾年,但發展很快,至今已有10多個型別,形成龐大的“雌鹿”機族。對地攻擊型“雌鹿”的主要機載武器是航空機槍、聯裝航空炮、無控火箭和反坦克導彈。

  1978年年初,“雌鹿”在埃塞俄比亞首次接受了戰火洗禮,那也是“雌鹿”武裝直升機的第一次對地攻擊。在兩伊戰爭中,“雌鹿”與“眼鏡蛇”共同揭開了世界直升機空戰史的第一頁。“雌鹿”的機載武器性能和作戰效率遠遠超過了“眼鏡蛇”。它采用了米-8運輸機的某些設計,機身比“眼鏡蛇”要長1.3米,要高2米多;其空重8.4噸,比“眼鏡蛇”重5.4噸。盡管重,其機動性比“眼鏡蛇”要好。它最大平飛速度310公里/小時,比“眼鏡蛇”的277公里/小時快許多。它最大航程750公里,比“眼鏡蛇”的570公里要遠180公里。它的另一突出特點是設置有一個可以載乘8名步兵的機艙,可以運送突擊隊或其他人員。這是“眼鏡蛇”所不具備的。

  而“眼鏡蛇”整體性能遜于“雌鹿”的狀况成了美國催生“阿帕奇”攻擊直升機的主要理由。 

  在上世紀80年代的阿富汗戰場,“雌鹿”以損失333架的慘重代價換來了寶貴的直升機山地作戰經驗,從山地機動飛行到應對“毒刺”式肩扛防空導彈襲擊,從米-24與米-8或米-24的雙機組合到米-24多機群組合的攻擊戰術,十分豐富。這些經驗幫助“雌鹿”在日後的車臣戰爭中减少了損失。這些經驗教訓也有力推動和引導了“雌鹿”的改進。機艙防護差的米-24A“雌鹿”因折損太多而被淘汰。“菩提樹”主動紅外對抗設備因對抗“毒刺”等導彈非常有效而成了“雌鹿”改進的亮點。現今俄軍現役的對地攻擊型“雌鹿”主要是米-24D、米-24V和米-24P等。它們的區別主要在機載武備,後者比前兩者整體性能好。 

  然而,美軍第二代武裝直升機“阿帕奇”在1991年海灣戰爭的上乘表現給“雌鹿”帶來了壓力。“雌鹿”機載設備已顯技術落後,難以遂行夜戰和在不良氣象條件下作戰任務,主要作戰性能無法充分發揮。俄軍也想發展新型武裝直升機,可又受經費嚴重制約,只能研制少量試驗性的如卡-50和米-28H等。“雌鹿”單價550萬美元,而制造一架新型攻擊直升機要耗資1000多萬美元,改進升級一架“雌鹿”却只需100多萬美元。

  于是,俄軍便把發展武裝直升機的重點放在改進升級“雌鹿”上。移植新型武裝直升機技術和采用模塊化技術加快了改進升級“雌鹿”的速度。改進型米-24PM(出口型叫米-35M)和米-24VM(采用西方航電設備)具有很强的夜間觀察和搜索能力、可靠的全晝夜作戰能力,整體作戰效能大幅提升。此“雌鹿”非彼“雌鹿”,它令美“阿帕奇”不敢驕狂。(來源:中國國防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