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北大教授:有些省份的GDP實際是零增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03 10:19:52  


雷明介紹,綠色GDP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北京、上海經濟增長與環境績效“雙高”;西北地方則“雙差”,而經濟高增長、但環境問題嚴重這種情形佔了多數。
  中評社香港 8月3日電/昨日,有報道指出,上半年國家與地方兩級GDP相差1.24萬億。針對兩位數增長的各地GDP,綠色核算小組成員雷明說,有些省份以高能耗高污染為發展模式的,其環境污染治理成本最高可達10%,扣除這方面成本的話,實際GDP實際是零增長甚至是負增長!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昨天,報道了國家與地方兩級GDP差額擴大至1.24萬億。在上半年,各省區市公佈的GDP增長率資料中,無一不是漂亮的兩位數―――13%、14%的增長率比比皆是。

  對於今年上半年部分省市公佈的漂亮資料,綠色GDP核算小組成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雷明接受本報採訪時卻表示:有些省份以高能耗高污染為發展模式的,其環境污染治理成本最高可達10%,扣除這方面成本的話,實際GDP很可能就是零增長甚至是負增長!

  綠色GDP存在區域差異

  綠色GDP,即綠色國民經濟核算,是在現有國民核算體系基礎上,扣除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後的GDP核算體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真實經濟福利水平,反映經濟活動的資源和環境代價。

  據雷明介紹,目前,我國綠色GDP存在著明顯的區域差異,往往存在著三種發展模式,即經濟增長與環境績效“雙高”,比如北京、上海;或者“雙差”,比如西北地方,主要是經濟水平差,還處於粗放式的發展模式;或者經濟高增長,但環境問題嚴重,這種情形目前占了大多數。

  刺到地方政府痛處

  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規劃院總工程師、綠色GDP研究項目技術組組長王金南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2005年綠色GDP報告沒有公佈,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環保總局、統計局本身在發佈方式和發佈內容上就有分歧;二是來自地方政府的阻力。

  據瞭解,綠色GDP刺到了一些地方政府的痛處。個別省市甚至公開發函給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要求不要公佈。

  王金南說:“未發佈的報告包含了31個省(區、市)的綠色GDP,以及全國的綠色GDP,分別用的是各自公佈的GDP總量,扣除環境資源成本和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服務費用。”

  而對於綠色GDP是否應納入政績考核浪潮,王金南告訴記者,這只能是長遠的一個趨勢和方向,而要近期真正實行則還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克服。

  部分省份需倒扣GDP

  王金南告訴記者,2005年的綠色GDP核算研究報告,其實去年年底就已完成並提交,污染損失和GDP扣減指數比2004年報告要更高。

  有據可查的資訊顯示,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曾於2006年9月聯合公佈了2004年綠色GDP核算報告,資料顯示,2004年全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占當年GDP的3.05%。

  據有關媒體報導,在已經完成的2005年度綠色GDP核算報告中,大約有2/3的省區市GDP扣減比重超過1.8%。其中,中部8省市的GDP污染扣減指數為2.14%,西部12省市GDP污染扣減指數為3.16%。

  讓GDP不再刺眼

  各地半年GDP資料又一次亮麗地展現在大家眼前,而加總起來的GDP總量,則讓我們看到了提前超過德國、躋身世界三甲的預期。

  可是,那些動輒就是千億、萬億的GDP以及兩位元數的增長數字,在各種民生、環保問題面前,是否會顯得格外刺眼呢?

  在今年GDP可達20萬億的預期下,民生方面,部分群眾仍然會在醫院門前感到囊中羞澀;農民工子女仍然覺得城市學校的門檻那麼遙遠;在收入分配方面,城鎮、農村居民收入上半年雖然分別增長14.2%與13.3%,但某些城市一個季度房價的漲幅就遠遠超過這些數字。

  GDP增長最終應帶動全民福祉的期待仍然只是作為一個願景而存在。

  在環境方面,多年環境破壞累積下來的結果,在這兩年得到體現:去年連續高溫的重慶,今年又遭遇115年來的大暴雨;除淮河沿線外,河南、山西、陝西、貴州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

  有學者說得好,惟GDP馬首是瞻的政績觀,使地方政府間競爭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做出貢獻的同時,也造就了“重基本建設、輕公共服務和環境保護”的扭曲成本。

  在綠色GDP遮遮掩掩的時候,北京、浙江湖州等地主動公佈自己的綠色GDP,這種看似自揭家醜的行為,令GDP還原真實,令GDP不再刺眼,這種行為體現著對GDP的尊重與理解。我們歡迎這樣的行為,更尊重這樣的從政理念。

  綠色GDP應該公佈

  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規劃院總工程師、綠色GDP研究項目技術組組長王金南:

  為什麼2005年綠色GDP報告沒有公佈,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環保總局、統計局本身在發佈方式和發佈內容上就有分歧;二是來自地方政府的發佈阻力,當然主要還是上層分歧。

  目前不少地方仍然唯GDP至上,有個別省市還曾經向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正式發函要求不要公佈核算結果,施加壓力。

  綠色GDP涵蓋的範圍比較廣,包括資源核算和環境核算兩大部分。資源核算包括礦物資源、森林資源、耕地資源等。環境核算主要是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成本核算。現在我們重點在做的主要是環境污染核算,這只是綠色GDP中的一部分,因此從系統性角度來說,目前還沒有建立一個完整的綠色GDP核算體系,但並不是說系統沒建立起來其他各項就不能做。

  綠色GDP可不公佈

  北京大學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

  近兩三年,我國官員政績考核已經不再以GDP為惟一尺規,各地統計系統的獨立性日漸增強,GDP由於領導壓力方面造成浮動的現象已經開始減少,中央、地方GDP統計差距主要由於技術性因素,長官意志減少。

  所謂技術性因素是,地方統計GDP除工業外,基本是以推算的方式獲得,而各地推算所依據的係數不同,就造成了差距。

  扣除掉價格因素後,地方與中央GDP的增長速度相差僅1個多百分點,這種誤差可以接受。

  對於綠色GDP,同意謝伏瞻的看法,即鑒於國際上尚無真正意義上的綠色GDP核算標準,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採取這樣的核算方式,所以還不能夠公佈這些資料或者真正進行價值量的核算。

  王東京:GDP應與官員考核徹底脫鉤

  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王東京向本報記者表示,不管是不是“綠色”,只要GDP還是考核因素之一,地方政府就有衝動。他的建議是,GDP應與官員考核徹底脫鉤。

  王東京表示,GDP核算指標的局限性,表現在為追求GDP數字的“好看”,個別地方政府官員不惜以破壞生態透支資源的方式來發展當地經濟。

  記者瞭解到,政治激勵和經濟激勵決定了地方政府間的競爭。政治激勵表現為地方官員的晉升,經濟激勵表現為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而不管是哪種激勵,最終都體現在GDP上,所以地方政府才會惟GDP馬首是瞻。

  據王東京介紹,用GDP數字來對幹部進行業績考核,會迫使地方官員為發展當地經濟去佔用耕地、破壞資源。如西部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提高當地GDP,歡迎東部一些能源消耗型企業去投資,GDP雖然提高了,但卻破壞了當地生態環境。

  對此,王東京告訴記者說:“只要GDP還是考核因素之一,地方政府就有衝動。”他認為GDP應與官員考核徹底脫鉤,考核應以是否履行法律賦予政府的職能為標準。

  而對於目前正在熱議的綠色GDP,王東京卻表示,政府部門擬推出的將綠色GDP核算體系和官員考核掛鈎的方法,相比現在單純以GDP數位來衡量地方官員能力的考核標準,無疑是進步了一大截,可即使冠以“綠色”的名號,只要考核當中還是GDP占重頭,地方政府仍然會去追求單純的經濟增長數字,生態環境破壞仍將頻繁發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