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和平使命”中國參演部隊萬里大跨越(組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02 16:49:06  


軍列上出現了由中俄雙方人員共同組成的“聯合炊事班”。軍列上有俄方軍代表、安全警務人員、乘務員和幫厨共20人,他們都很喜歡吃中國菜。新華社

   中俄“聯合炊事班”

  從滿洲里進入俄境以後,軍列上就多出了20個俄羅斯人,他們是12名安全警衛軍人、6名乘務員和2名幫厨。中俄雙方戰士的年齡差不多,平均都在20歲左右。

  剛開始,雙方彼此有些陌生感。過了不到1天時間,情况就大不一樣了,車厢里熱鬧了起來。語言不通,他們就比劃著表達意思,一些滑稽笨拙的動作往往會引得大夥兒哄堂大笑。

  參演部隊的每個戰士都有一本《簡單俄語會話》的小册子,里面列舉了一些常用的俄語單詞,單詞的發音和詞意用漢語逐一標出,便于官兵拼讀和記憶。這個小册子在此時派上了用場。一名中國戰士想知道一名俄方士兵是什麽兵種,俄士兵領會了意思,便開始在小册子上找到俄文單詞,中國士兵看到這個單詞相應的中文意思是“後勤保障兵”。交流成功,兩人相視而笑。

  由于有了兩位俄羅斯女幫厨,列車上出現了由中俄雙方共8人組成的“聯合炊事班”。“聯合炊事班”是列車上最忙的人。劈柴、燒火、刷鍋、淘米、洗菜、做飯,他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餐車上度過的。盡管工作辛苦,但他們各司其職,相處愉快。

  在俄羅斯幫厨中有一名叫瓦麗亞。每天早晨她總是第一個起來劈柴,等待著戰士們起來生火做飯。她在餐車上管事最多,就連垃圾袋放在什麽位置她都要過問。戰士們很快便對這位愛操心的瓦麗亞親近起來。

  俄方軍列提供的餐車是由行李車厢臨時改裝而成的,四周沒有窗戶,走進去像是進了煉鋼車間。每次做飯,餐車里都是烟霧繚繞,熱浪襲人。有一次車輛靠站,有個炊事班戰士熱得奔出餐車,蹲在過道口擦汗。只見瓦麗亞躡手躡脚地走過去,將一桶凉水潑在戰士的頭上。大夥兒知道這又是瓦麗亞阿姨的惡作劇,都笑了起來。得意過後,瓦麗亞開始自責:“他出了這麽多汗,不該突然用凉水刺激他。我們俄羅斯人習慣用凉水沖澡,可你們不習慣。”

  瓦麗亞很喜歡炊事班的戰士們,她給每個戰士都起了個俄文名字,有“廖沙”、“米沙”、“尤拉”、“舒拉”……他要每個戰士都記住自己的俄文名字,記住大家在軍列上朝夕相處的日子。當瓦麗亞用俄文名字召喚戰士時,戰士會響亮地喊一聲:“到!”

  合影留念成爲中俄兩國官兵彼此表達親密友誼的直接方式。官兵們合影時,肩搭著肩,臂挽著臂,親如兄弟。俄羅斯士兵活潑大方,他們爭著與軍列上唯一的中國女軍人唐軍艶合影,如願以償後才美滋滋地走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