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外媒:解放軍80年全方位巨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31 14:02:38  


  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將迎來建軍80周年紀念。這支部隊80年的歷史,是一部在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下闊步前進的奮鬥史;一部在中國黨的絕對領導下闊步前進的奮鬥史。海外媒體認為,這支部隊的獨特優勢在於:有遠大的理想和鋼鐵般的紀律;具備戰鬥隊、工作隊、生產隊的複合力量;擁有久經考驗、行之有效、善於創新的戰略戰術。 

  開放程度越來越高 

  美聯社北京7月30日電:長期以來諱莫如深的中國軍隊以華麗的新軍裝、盛大的展覽和前所未有的透明度迎來80歲華誕。 

  在8月1日建軍節即將到來之際,人民解放軍終於換下了20年來沒什麼變化的舊式軍裝。 

  近年來,中國國防支出以兩位元數的速度不斷增加,曾經被認為龐大卻落後的中國軍隊發生了巨大變化,正在北京舉行的一個展覽充分展示了這其中的許多成果。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在提高透明度方面猶猶豫豫的舉措,這些舉措顯然是出於軍隊現代化的需要,也是為了安撫緊張不安的鄰國。 

  首先是從1998年開始兩年發表一次的國防白皮書,其詳盡程度緩慢但穩步增強,不過每次都揚言要進攻臺灣。 

  此後,越來越多的外國觀察人士獲准觀摩人民解放軍的訓練。中國軍隊同美國、法國、印度及其它國家的海軍舉行了聯合演習,同俄羅斯和中亞國家舉行了全面軍演。 

  今年,中國首次派一名將軍出席多邊防務論壇,並宣佈人民解放軍有意同五角大樓建立緊急情況熱線,令與會者大吃一驚。另有報導說,中國國防部打算設立新聞發言人,這對於一個直到最近連電話號碼都不對外公佈的機構來說是一大進步。 

  中國軍隊依然缺少許多大件,比如航空母艦。但軍費的大幅度上升已經使人民解放軍得以更新裝備,它從俄羅斯購買了價格不菲的戰機、軍艦和潛艇。 

  中國今年還宣稱其國防工業取得突破。1月,它用一枚導彈擊落了自己的一枚廢棄衛星,從而證明它有能力讓美軍等高技術軍隊黯然失色。 

  在研製新硬體的同時,中國的戰略思想看起來日益傾向于向海外派兵。中國各大軍事雜誌主張保護該國的海上貿易和能源供應線。 

  美國及其它國家一方面對中國軍隊日益增強的透明度表示歡迎,另一方面表示,人民解放軍應當更加清楚地說明其軍費數目和加強軍備的意圖。 

  “大老粗”初步具備了資訊化作戰能力 

  《澳大利亞人報》網站7月30日文章:位於北京的軍事博物館為紀念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舉辦的展覽入口處是一幅令人歎為觀止的畫作。這幅全景畫描繪的是自人民解放軍成立以來尚未發生的事情:海上進攻。在這幅畫中,飛機、直升機、導彈、登陸艇和坦克以蔚藍的海洋為背景傾巢出動,朝著藝術家沒有畫出的敵方前進。 

  幾十年來,人民解放軍和中國的大多數機構一樣,經歷了明顯的轉變。 

  陸軍仍然是人民解放軍的核心,其人數在整個軍隊中占78%。陸軍擁有7000多輛坦克、4500輛各類裝甲車和500架直升機。 

  如今,海軍擁有57艘潛艇,其中5艘是核動力潛艇,許多潛艇配備了“鷹擊-8”系列反艦巡航導彈,可以在水下發射。 

  新加坡《聯合早報》7月30日文章:1927年,中共通過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創建了一支忠於自己的軍隊。80年來,從大刀長矛、鳥槍土炮,到小米加步槍、飛機大炮;從騾馬化、摩托化,到機械化和數位化,如今的解放軍不再是那支曾經以“大老粗”為榮的軍隊,已初步具備了進行資訊化作戰的能力。 

  1985年,當時的軍委主席鄧小平下令裁軍100萬,走精兵之路。解放軍很快就取消了騾馬化,全部實現摩托化。上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使中共高層認識到,摩托化等傳統裝備已完全落後,解放軍加快了從摩托化向機械化轉變的步伐。 

  2003年美國攻打伊拉克展示了資訊化在當代戰爭中的巨大作用,中共高層為解放軍制定了完成機械化和資訊化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戰略目標。 

  目前,解放軍的軍、師、旅、團全部配備了電腦。全軍旅以上建制部隊訓練中心,都設有電腦類比訓練室。解放軍指揮自動化系統也已由單機開發應用進入成片、成系統建設階段,實現了作戰部隊的聯網。 

   國防思維與時俱進 

  新加坡《聯合早報》7月30日社論《“和平使命-2007”不同凡響》:上海合作組織“和平使命-2007”反恐軍事演習,即將於8月9至17日在中國和俄羅斯境內舉行,其中戰略磋商階段在烏魯木齊進行,實兵演練階段在俄羅斯切巴爾庫爾演練場進行。格外令人矚目的是,中國軍隊首次派出成建制合成兵種參加在境外的大型軍演。 

  這充分折射出中國武裝力量“現代國防思維”的發展提升。在現代世界,尤其是在相對和平的條件下和以經濟建設為主流的情況下,什麼是國家武裝力量的合理定位? 

  在這方面,中國軍隊走過了一條曲折的道路:從“後冷戰時期”懈怠落伍,到“經濟起飛時期”棄武經商,及至“全球化競爭時期”重新崛起,中國終於認識到,現代化的成功必須伴隨以強大的國防,因為現代化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綜合國力的全面增長。 

  中國軍隊戰場觀念的轉變,將有利於從根本上鞏固國防。在“後冷戰時期”,主要作戰物件進入“隨機狀態”。一方面,作戰物件將是任何可能威脅國家安全的敵手;另一方面,各國軍隊在區域甚至全球範圍內的協調合作增多,開始把矛頭更多指向非傳統安全因素,如恐怖和分裂主義活動。 

  中國武裝力量在新世紀正面臨幾大挑戰。從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其他發達國家軍隊的橫向比較來看,武器裝備從來不是中國軍隊的強項,中國軍隊也從來不是西方意義上的“職業化軍隊”。(來源:新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