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謝長廷“愛與信任之旅” 沒溫暖、有壓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26 10:14:08  


  中評社香港7月26日電/美強烈反對公投入聯,謝長廷昨天與媒體茶敘時一句“美反應不會強到讓我落選吧?”的玩笑話,道盡不足為外人道的壓力。對謝來說,名為“愛與信任”的訪問,卻以台美重大歧見告終,多少有點情何以堪。

  但若從美國與民進黨政府長期互動來看,民進黨其實難有立場怪美方不夠體諒。

  聯合報報道,兩個月前陳水扁拋出入聯公投、發動全黨背書,美國除早就公開表達反對立場,私下傳來的重大警告不勝枚舉,但顯然主導外交事務的陳水扁並沒把傳遞給謝和全黨了解,謝到美國後才頗感驚訝。

  扁這種“偏向虎山行”的行為模式美方並不陌生,從扁喊出“一邊一國”到舉辦首次公投、拿掉“一沒有”,扁無不先斬後奏。在扁眼中,衝撞過程不管多麼風雨飄搖,最後多數仍可達陣、得分,讓他給基本教義派交代的政績再添一樁。

  扁這種短線操作手法,放到他七年執政期間檢驗,就不免給人“昔之赫赫、今之涼涼”的悲哀感。一位熟悉美台關係的外交圈人士私下感嘆,兩千年扁與美共和黨總統布什同年上任,因布什政府反共旗幟鮮明,台美關係宛如“蜜月期”,如今面臨相互背叛的“七年之癢”,關係低盪。

  台美關係急凍,過去美國鮮少整個行政部門如此明確一致反對台灣政策,謝長廷費心把公投入聯切割“多層面”向美爭取空間,但美鐵板一塊的反對態度,顯示美對民進黨政治人物的話術已相當不耐。

  似乎扁的“吵鬧小孩”策略,邊際效用只剩下“發出噪音”;引起世界注意不等於引起共鳴與同情,放諸國際案例,所有激進的獨立策略都難獲國際社會支持,台灣必須小心吵到最後沒糖吃還被禁足。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