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謝長廷一邊喊獨 一邊稱盡全力恢復兩岸對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24 12:16:29  


謝長廷今天在華府的美國國家記者俱樂部發表演說。
  中評社香港7月24日電/台灣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今天在華府的美國國家記者俱樂部發表演說,提出以共生作為邁向和平與穩定的策略。他稱,依照他的共生哲學,台海的和平與穩定勝於一切。他又宣稱,台灣必須展現捍衛自己的意志以對抗中國大陸軍事威脅,而除了維持軍事力量平衡,他也會盡全力恢復兩岸對話。

  中央社報道,謝長廷宣稱,民進黨一直以推動公投作為鞏固公眾意志與強化台灣認同的方法,這必須被視為強化台灣“國家安全”議題的一部份;另外,如果當選,他會依照共生精神,強調台灣不同政黨間的共存與合作,並組成聯合政府。

  謝長廷講題為“共生作為邁向和平與穩定的策略—一個策略性的觀點”。他說,共生意指共存、互依、共榮。共生會把過去的“零合遊戲”變成“非零合互動”,其目標是維持和平與穩定,創造對話的情勢與雙贏的解決方法。

  他宣稱,民進黨相信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大陸排除台灣的“國家生存”,加上反對黨對大陸政策的誤判與不當處理,兩者導致情況不穩且陷入險境 。

  謝長廷宣稱,這是為什麼民進黨必須聚焦於“國家安全”,因為這對台灣來說是一個生存的問題,“沒有了‘國家安全’,其他事情都無關緊要”。

  謝長廷並由兩岸關係、島內政治與美台關係三層面,分述共生哲學解決“國家安全”挑戰的實務運用。

  兩岸關係上,他宣稱,大陸持續以動武威脅台灣,用心理、媒體與法律三個面向的戰爭策略強化這樣的軍事威脅,意圖分裂台灣社會、擊潰人民捍衛台灣的意志;大陸在國際上正使用其強有力且迅速成長的政治與經濟影響力,宣傳與詮釋其“一中原則”,也就是“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在國際社會壓抑台灣。

  他宣稱,為了強化對抗大陸軍事威脅的安全性,台灣必須展現捍衛自己的意志,而“立法院”最近通過的“國防”預算有助強化台灣的軍事硬體設備,讓台灣在協商時可以取得有力立場。

  除了維持軍事力量平衡,謝長廷表示會盡全力恢復兩岸對話;透過這些對話,會與對岸一起緩和台海緊張。他表示,不期盼快速解決今天存在的所有差異,但相信,兩岸有可能對逐步解決許多議題的過程達成共識。

  他說,如果雙方相信時間站在他們那方,沒必要倉促邁向兩岸議題的最終決定;雙方有充裕時間,發展經濟、改革政治系統,解決社會問題。然後,兩岸可以達成安全與穩定。他認為這是雙贏策略,是雙邊人民都期盼的,也是亞太區需要的。

  島內政治上,他表示,台灣當前政治常常是一團混亂。他說,身為政治領袖他總是在想如何掙脫政治僵局;政黨間的惡鬥導致政治僵局,但“國家安全”需要內部團結,需要執政黨與反對黨雙方的支持。

  謝長廷說,若當選會依共生原則,強調台灣不同政黨間的共存與合作,組成一個聯合政府,邀請其他政黨的成員,成立“立院”的多數聯盟。這樣一來,台灣會有比較穩定的政治環境,可實現政策。

  此外,謝長廷宣稱,民進黨相信強化台灣認同也是自我防禦很重要的面向;一個奠基於民主的堅強台灣認同,是面對大陸對台各個擊破策略的最佳防禦。

  在美台關係上,他稱,對台灣來說,沒有比與美國關係更重要的友誼。台灣大部分的國家安全利益與美國一致;除了民主自由的共同價值,兩者都追求維持亞太區和平,都希望被包含在如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的區域架構中。

  不過,他也說,雖然處理美台關係的前提是雙方為朋友,但有些時候,雙方的利益與認知並不全部相容。美國是一個全球強權,但台灣是較小的“國家”。

  謝長廷認為,台灣有兩個明顯衝突的情緒,一個是因為經濟與民主成就而逐漸增加的信心以及公眾對更大國際空間的廣泛需求;而與此同時,伴隨信心而來的是焦慮、孤立與被邊緣化的恐懼。

  他又稱,成功管理美台關係的關鍵,在於以一種對台灣安全更有建設性的方式來處理雙方差異。台灣人需要瞭解美國必須與中國大陸交涉,以解決由貿易與環境、到朝鮮核能安全的許多議題;美國也需要瞭解台灣社會的動態,特別是台灣對國際關係的改變態度,也就是兩種衝突的情緒。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