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理論週刊:盤點中國式領導用人5大誤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16 12:30:11  


  中評社香港7月16日電/本周的《北京日報.理論週刊》刊文指出,領導者用人不僅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也會受到以往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習慣化、固定化的知覺模式等主觀因素的制約。先入為主常被“一葉障目”、過於憑個人好惡評價人才,領導者在選人用人過程中常常容易陷入五種誤區。 

  一、首因效應誤區

  文章說,首因效應是指第一印象左右了對一個人的整體評價,而對以後的表現、以後的變化往往視而不見。

  文章指出,首因效應的弊端是多方面的。一是容易導致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勢。二是容易導致以貌取人的膚淺認識。三是容易導致以偏概全的經驗主義。領導者過分地依靠過去的經驗去發現人才,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接受不了新生事物,那些富有個性的、富有時代感的創新型人才很難被選中。四是容易導致一成不變的僵化思想。認為原來好的,現在一定就好,原來差的現在一定就差,原來犯過錯誤的今後萬萬不可重用。只看一時一事,看不到人才的變化。

  文章指出,要排除首因效應的干擾,領導者一是要用發展的眼光對待人才,要有意識地克服原來的偏見;二是要廣泛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全面瞭解方方面面的情況,細心傾聽各種不同的聲音。

  二、暈輪效應誤區

  文章說,暈輪效應指的是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先從局部出發,然後被擴散為整體印象。通俗地說,就是“一俊百俊”、“一醜百醜”。

  文章指出,暈輪效應最大的弊端是一葉障目、以點帶面。僅僅根據物件的個別特徵,就對物件的本質或全部特徵下結論,甚至從喜愛或討厭一個人泛化到喜愛或討厭一切與他有關的事物,結論往往是片面的。比如,有的領導對屬下的生活習慣、工作之餘的衣著打扮不順眼,於是就會把他們看得一無是處。而看到某人的字寫得好,就認為他思路清晰,辦事果斷、認真、有條理。

  克服暈輪效應的副作用,領導者要學會全面地看問題。客觀分析物件的特點和行為:哪些方面是表面現象,哪些方面能反映一個人的本質。不可因某人某項優點比較突出,就忽視了對其不足的認識;也不可因某人成就比較大,就忽視了其周圍的人才所起的作用。

  三、月光效應誤區

  月亮本身並不會發光,但卻可以借助太陽而發出皎潔迷人的光輝。在領導工作中也有類似的現象。比如有的領導者一聽說某人是名門出身、名校畢業、名師指導、名人推薦,立刻就對他刮目相看,覺得這樣的人肯定錯不了,於是身價倍增,很可能立即得到重用。其實此人很可能能力平平,只是借助於名門、名校、名師、名人這些發光體照亮了自己,抬高了自己的身價。
  克服月光效應的副作用,領導者一是要有求實的精神,應注重實事求是地考察一個人的德、能、勤、績。二是要出於公心。不能只看僧面看佛面,遷就照顧關係,用一些不該用的人。

  四、刻板效應誤區

  文章說,刻板效應指的是還沒有進行實質性的交往,就對某一類人產生了一種不易改變的、籠統而簡單的評價,這是我們認識他人時經常出現的現象。

  刻板效應的表現多種多樣。比如,有的領導者認為愛挑毛病的人一定是“刺兒頭”,沉默寡言的人一定城府很深;活潑好動的人一定辦事毛糙,性格內向的人一定老實聽話;青年人單純幼稚、容易衝動,老年人經驗豐富、保守、穩重。此外,還有地域上的刻板印象,極有可能把真正的人才排除在外。

  文章指出,克服刻板效應的關鍵,一是要善於用“眼見之實”去核對“偏聽之辭”,有意識地重視和尋求與刻板印象不一致的資訊。二是深入到群體中去,與群體中的成員廣泛接觸,並重點加強與群體中有典型化、代表性的成員的溝通,不斷地檢索驗證原來刻板印象中與現實相悖的資訊,最終克服刻板印象的負面影響而獲得準確的認識。

  五、投射效應誤區

  文章說,投射效應是一種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徵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一種認知障礙。具體表現為以自己的好惡為標準來識別和評價人,自己認定某個人是人才,別人也一定會有相同的評價。

  投射效應還經常表現為對自己喜歡的人或事物越看越喜歡,越看優點越多;對自己不喜歡的人或事越看越討厭,越看缺點越多。在選人用人時,自然傾向於選擇那些與自己脾性、風格相近的人。領導者依靠這種投射效應選擇的人,導致的直接後果是相似性太多,差異性不夠。使得團隊由於太多的相似性而在研究問題、決策時聽不到不同的觀點和意見,往往會作出錯誤的決斷,影響長遠發展。

  文章指出,克服投射效應的關鍵是認清別人與自己的差異,以避免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首先,領導者要客觀地認識自己,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其次,要承認和尊重差異,多角度、全方位地去認識別人。第三,要集思廣益,廣泛徵求各方意見,運用不同的標準去衡量人,只有這樣才能選到組織發展所需要的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