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洪奇昌要談政治 冤家如何聚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16 00:10:14  


洪奇昌的確是好心人,但是在民進黨當局拒絕開放大陸遊客入台之時,他的醫療旅遊之動人構想,只不過是紙上談兵、水中月亮而已!
  中評社香港7月16日電(評論員 鍾維平)台灣新任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日前在接受聯合晚報專訪時,大膽放言,指點兩岸關係,其言也佳,其心也誠。但是,其意可否達,其志可否揚,則是非常不樂觀的。

  洪奇昌強調,兩岸經貿關係應在全球化與區域整合的架構下思考,台灣應積極自我定位,對大陸採取循序漸進、務實開放的策略。雖然此次接任,面臨民進黨中央不予背書的風暴,他仍然堅決地表示,他以往的主張“絕不會改變”。

  如此看來,洪奇昌是立志要做一個兩岸關係中的“鴿派”,要與極端的對大陸思維做一個區隔,要為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做一些事情。這是值得欣慰與慶賀的,在兩岸關係的汪洋濁水中,似有一股清流,予人憧憬!

  但是,我們高興不起來。洪奇昌一番兩會應該直接商談政治議題的談話,使我們看到了他的天真。

  洪奇昌說,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增訂複委託機制後,相關的功能與事務性議題,都已由“行政院”各部會負責協商,只是先由民間團體或組織接受複委託進行先期磋商,再由政府部門加入進行最後協商,像兩岸客貨運包機及大陸人士來台觀光,都已由“交通部”負責主導,並由相關民間組織先期磋商。因此,海基海協兩會應主要負擔政治議題的協商,兩會如一旦恢復協商,就直接商談政治議題。至於應商談什麼政治議題,洪奇昌不願多談,只表示,要恢復協商,必須先培養好的氛圍。他說,他會在這個部分做些事情,但不必先講。

  於是乎,洪奇昌注定了是一個難有作爲的董事長。問題在於:第一,海基會能有多大的受權與大陸的海協談政治呢?第二,兩會已經失去了會談的基礎,海基會如果不承認“九二共識”,兩會不可能碰頭。第三,又有多少時間容許洪奇昌開拓兩會的關係呢?

  資料顯示:從1991年正式運作,到1999年兩岸協商基礎破裂,海基會與大陸對應成立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簡稱“海協”)前後進行了22次談判。其中,以“九二共識”為基礎,實現了兩次具有重要意義的會談———1993年4月的“汪辜會談”和1998年10月的“汪辜會晤”,尤其是“汪辜會談”不僅簽署了包括公證文書認證、掛號信查詢及補償等事務性協定,更開啟了兩岸良好的對話氛圍。也因為幾個協議的達成,海基會成為島內處理兩岸民間事務性溝通的重要機構,10幾年來為兩岸同胞往來,解決了很多具體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