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台灣朝野對“一國兩制”的不同看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04 09:35:37  


  中評社香港7月4日電/《文匯報》今天刊登兩岸評論員、大學教授譚志強的文章說,趕完了幾百份學生考卷,哈啦哈啦的一陣風飛回了台北,連續參加了好幾個有關“香港十年”(一國兩制)與“兩岸和平”的研討會。 

  文章說,天,還是一樣的藍;草,還是一樣的綠。坐計程車經過重慶南路,仍然是一眼便看見日據時期以江戶巴羅克風格,用紅磚砌成外牆的“總統府”;“總統府”裡面,仍然還是坐著那位臉皮厚如城牆的陳水扁(阿扁仔),真的是別來無恙,心臟功能差一點都很難頂得住。 

  經過幾天幾夜的會內會外討論和交換意見後,筆者發覺台灣朝野對“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十年實踐,至少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看法。 

  台灣當局詆毀“一國兩制” 

  文章指出,第一種看法當然是很官式的劈頭就“批”,把“一國兩制”貶得一無是處。例如,主管台港事務的“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委游盈隆在致詞時,便一再強調北京方面如何一再保證不會干涉香港內部事務,如何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釋法權否決了大多數港人要求盡快“普選”的意願,如何至少出現“一百七十五項”違反承諾的行為,語言之激烈,比以前的國民黨當局有過之而無不及,令筆者一下子便回到二十多年之前在台灣讀書生活的日子,真的是恍如隔世,幾乎懷疑於一九八四年九月《中英聯合聲明》草簽時,狠批協議內容的“行政院長”俞國華先生,從棺材裡面跳出來。 

  台灣民間基本上肯定“一國兩制” 

  第二種則全部來自台灣民間,可以說是“帶有一些懷疑的肯定”。例如,曾經於一九九七年前後在香港居住和工作的苗粟市客家學院教授楊聰榮明白地指出,台灣人一般都對香港不太了解,他建議大家應該將香港人和香港政府分開,香港社會和香港的法律(政治)安排分開,不要只局限討論香港的政治問題。他還表示,“九七”之前,他的香港朋友之中確實有不少人對日後的何去何從有點放心不下。但是,“九七”之後,當他回到香港時,發現過去的同事和朋友還在那裡,沒有移民到其他地方,連中環到香港大學的公車(巴士)所走的路線都沒有改變。 

  民間認為應研究大陸經濟的影響 

  文章分析,現實的一些民間看法是,應該多多研究香港擴大開放大陸觀光客後對香港本身達成的效益與影響。例如,金門技術學院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范世平指出,大陸觀光客對於香港旅遊業的影響包括:大陸成為香港最大入境旅客市場,大陸觀光客消費能力驚人,中國觀光客多以現金交易,帶動零售相關產業的發展。 

  在台灣當局正在考慮開放中國大陸旅客到台灣“個人遊”(自由行),希望藉此振興台灣低迷多時的旅遊觀光業及帶動其他相關服務行業的發展之際,這種說法是更能被一般人民聽進耳朵的。 

  不過,對“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台灣商界來說,今(2007)年年底之前至少會有六十家台灣本地企業申請在香港上市,就更令不少商人興奮。因為,這些台灣本地大型企業商人都想趁中國政府對香港開放“QDII”的機會,趕快去香港股市上市集資,吸收中國內地人民的多餘資金。 

  文章認為,對台商這些“搶錢第一”的現象,筆者無以名之,只能簡稱之為:“我愛中國人民,我也愛中國人民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