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溫哥華6月28日電/ 美國一家國際民意調查中心最新調查顯示,世界各地的民眾對“大國”和“強權”國家通常都抱有懷疑態度。美國的外交政策、尤其是伊拉克問題,在全球範圍內受到很大反對,但是美國社會和文化作為一個整體,對世界各地的人們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傳統上的亞非拉國家對中國仍然持有好感,但是其他國家對中國的顧慮則明顯上升。
據VOA News報道,皮尤研究所剛剛出臺的這份國際民調顯示,美國長期以來在亞洲的盟友日本和南韓等國家仍然對美國持贊同態度,但是在歐洲的美國多數盟友,包括德國、法國和英國,目前對美國的外交政策感到困惑,持有不贊同觀點的人數大增。尤其在德國,5年前有60%的人對美國的各個方面都持有好感,但是今年的比例下降到30%。但是另一方面,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民眾、包括德國民眾在內,對美國的社會體制、經濟和文化運作等等仍然抱有好感。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很多都願意到美國來體驗生活。
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柏林辦事處歐美問題專家希默萊施博士(Dr. Jorg Himmelreich)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德國民眾長期以來、尤其是二戰以後,對美國社會和人民所抱有的好感是一種持續和穩固的、可以說是“深厚”的感情,對美國當前外交政策的一些反感情緒相比之下是暫時的。
希默萊施說:“美國的外交政策從美國政策制定人的角度來說是經過全面考慮的,但是容易被外界看作是只從一方面考慮,一廂情願。從其他一些國家的角度來看,國際事務一切由美國來主導,很多國家恐怕都感到被忽視、或者是遺忘了。這是全球範圍內對美國外交政策大多持反對態度的一大原因。但是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德國年輕人還是很嚮往到美國去,因為在那裏他們容易有機會發展。”皮尤研究所的這份報告表明,對中國持有好感的多數都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但是亞洲地區的日本和南韓除外,中國的勢力膨脹顯然讓這兩個鄰國感到某種程度的不安。在非洲,絕大多數參加調查的國家對中國持有好感,但是在歐美地區,人們對中國持有好感的程度比前幾年下降很多。
談到對中國的看法,馬歇爾基金會柏林辦事處歐美問題專家希默萊施說,對德國人來說,除了可能不希望看到任何國家成為特大“強權”之外,中國遠隔重洋,普通的德國民眾對她還不很了解,在政治和戰略安全方面,由於相隔的距離,德國人一般不認為中國對德國和歐洲形成多大的挑戰。他說,德國人更擔心的是中國產業和勞動市場在經濟上對德國勞動者構成的威脅。希默萊施說:“現在有越來越多中國製造的產品,很多德國人看到中國企業現在能生產一些相對簡單的儀器設備,而且造價很低,因此一些製造業現在搬到中國去了,造成了就業機會的流失和德國本地工人的失業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