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華僑華人 知識產權交易閃亮華創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6 11:46:02  


與會華僑華人在會議現場會談。
  中評社香港6月26日電/6月23至24日,“2007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在湖北武漢隆重舉行。除了專案洽談、成果報告等“傳統節目”之外,本屆“華創會”還首度舉辦了高新技術知識產權交易會,吸引了不少華僑華人的目光——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一年一度的“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是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和湖北省政府共同主辦的盛會,自2001年至2006年的6屆“華創會”共有來自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位元華僑華人參加,簽訂合作協定、合同專案600多個,其中已落實項目近500個。

  如果把“華創會”比作一個大舞臺,那麼它的每一次演出陣容中都有新的面孔帶給觀眾新的驚喜,本屆的知識產權交易會就擔當了這樣一個角色。

  搭建不落幕的平臺

  近年來,保護知識產權特別是高新技術知識產權日益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而前來參加“華創會”的華僑華人大多為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他們要在中國投資創業,所面臨的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就是其科技成果能否得到有效的保護。

  事實上,往屆“華創會”都有涉及知識產權議題的內容,只是將其“單立門戶”;鄭重推出,這還是第一次。對此,本屆“華創會”組委會委員、國僑辦經濟科技司司長譚天星這樣解釋:“華僑華人專業人士有很多知識產權成果,但在國內不為人們所瞭解,因此我們搭建這樣一個平臺,以促進華僑華人知識產權成果更好地‘落地’,得到更好地推廣與發展。”

  分析與會專業人士提供的項目,遴選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項目,向外發佈專案資訊,組織國內企業對口洽談……為了辦好這次高新技術知識產權交易會,國僑辦經濟科技司和湖北省科技廳等相關部門可花了不少功夫。而這些舉措的共同目的,就是為了促進華僑華人專業人士的專利、商標、版權、設計權和軟體等各類自主知識產權專案落戶中國。

  據國僑辦經濟科技司副司長張健青介紹,在“華創會”後,征得擁有者同意的項目,將在湖北省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掛牌交易,向更多的人開放,以實現專案合作洽談的日常化。由此,一個不落幕的平臺正在逐漸搭建。

  “華創會”家族的新寵兒

  6月23日下午,高新技術知識產權交易會在武漢科技會展中心亮相。湖北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舒正榮介紹了我國知識產權工作的基本情況,以及湖北省在知識產權創造、管理、保護和運用等方面的做法。山東藍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孔慶忠、湖北漢海礦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熊一華等幾位代表作了項目推介發言。在各個項目展示區,與會的國內外人士進行了深度的交流與洽談。

  孔慶忠先生是美籍華人,專門從事抗癌藥品的研發工作,回國創業後將事業放在了山東老家。這是他第二次前來參加“華創會”,這一次,他帶來了公司最新的抗癌藥物,興致勃勃地向周邊的代表們介紹著。

  新西蘭華人林俊生博士是新西蘭皇家科學院資深科學家,他也帶來了自己在分子生物學方面的新成果——一項可用于美容護膚的新技術。作為一個研究人員,林俊生的願望是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合作夥伴,把知識成果轉化為有市場價值的產品,這也是他前來交易會的主要目的。據悉,國內一位從事美容行業的劉先生對他的成果很感興趣。

  像這樣帶著自己的自主知識產權專案前來交易會的代表共有近40位。筆者發現,高新技術知識產權交易會雖是“華創會”大家族裏的新成員,卻已經成為了備受矚目的“新寵兒”。

  一舉多得獲肯定

  在項目洽談過程中,與會的華僑華人專業人士都認為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與交易狀況近年來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首先是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已經比較完備,擁有《專利法》、《商標法》和《著作權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其次,我國已經加入了近20個知識產權國際公約,在授權與監督等各方面逐步與國際接軌;此外,政府相關部門的管理也日趨成熟。

  但是另一方面,還存在著不少缺陷與不足。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員、華人劉東旭先生對中美的專利申請差異頗有感觸,他說:“在美國,我們做出一點點小成果就能申請專利,而且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申請保護,但在中國,常常只能從單一方面申請,並且要在有了重要成果之後。”還有的華僑華人反映,目前國內個別地方為了增加知識產權申請總數,紛紛出臺優惠政策,降低門檻,但過多的申請量以及把關不嚴,導致原本的“專利問題”變成了“問題專利”,不僅給市場帶來混亂,也使得產業部門、專利所有人和投資者之間產生了很多糾紛。

  造成這些不足的根本原因在於,無論企業還是個人,其知識產權意識還比較薄弱。而本屆“華創會”搭建的知識產權交易平臺,既方便了海外華僑華人展示自主知識產權成果,加強交流,尋找合作契機,又豐富了“華創會”的內容與形式,更是傳播了知識產權觀念,讓更多的國內企業與個人關注知識產權問題,真可謂一舉多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