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香港回歸十年 是否已經内地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4 00:18:02  



  二,香港的内地化有助於其國際化,是國際化的推動力。經濟學家胡祖六指出:香港已經是非常國際化的城市,幾百家跨國公司的亞太總部都在香港,香港的法律很多借鑒了歐洲法律條文,香港的人才也是國際化的。現在香港更需要加強與內地經濟的一體化。所謂的“一體化”就是要實現各種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但現在香港和內地之間仍然有許多有形的邊界,這些障礙需要掃除。香港發展的是現代化服務產業,如貿易、金融、法律、管理諮詢等,這些都需要大量的客戶與市場,香港地方很小,市場有限,它一定要有內地市場做支撐。香港要成為東方的曼哈頓,就要有像美國大陸那樣大的腹地。這與香港的國際化發展方向並不排斥,是相輔相成的,但並不影響香港國際化都市的定位。

  三,中國内地加速走向國際化,需要香港的幫助。香港政策研究所主席葉國華說:內地是在很多方面借鑒香港的經驗,但香港也在中國化。因為香港某些方面的國際化程度比內地高,有不少值得內地學習的地方;同時,香港也不斷向內地學很多東西,使香港更加中國化。這個文明範式的轉移,香港大多數人還是以中華文化作為生存的價值觀,但是又非常國際化。中國人的價值怎樣跟國際核心價值結合,香港提供了一個示範作用,一個試驗作用。

  事實説明,香港的特殊性在於,内地化與國際化都不可以偏廢,兩者結合起來,雙贏,香港是最大的得益者。不只是香港,世界各個大國,誰不想與中國打交道?香港豈能放棄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機遇?豈能不做好内地與世界結合的橋梁?

  當然,香港要走向更高水平的國際化,問題仍然很多,需要加以克服。《國際先驅論壇報》上的文章指出的問題要重視:“對香港的國際形象傷害更大的,是香港人的英語水準的下降,體制更加內向,種族沙文主義抬頭,特別是對亞裔棕色人中的偏見,其中包括對亞裔棕色香港人的偏見。沒能融入世界政治體制的官僚主義官員不利於香港政治經濟發展,而由於大陸的關係,香港與東南亞和日本的良好關係也受到重大影響。”這些問題如果存在,對香港的國際化當然是致命的。

  但是,事態不可能像作者說得這麽糟糕,不過要防止這樣的問題發生,如英文水平切不可降低,對國際人才的需求應該打破民族局限,公務員要更具有國際經濟眼光,在與東南亞及日本打交道的時候,要彌補内地的不足。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